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部分

不要隨同,以免耽擱路途行程,誤了朕與朕弟的見面日期。此旨!”

聽了宣旨太監這一番牛頭不對馬嘴的言論,小太監和胡三、華世雄等不由面面相覷,不知所以。小太監剛要開口問話,胡三在後拽了拽他的衣襟。

打發走了宣旨太監,胡三看了看遺下的聖旨,急問小太監:

“哥哥曾經在宮中見過剛才這個宣讀聖旨的太監嗎?”

“沒有,從未!”小太監搖頭道。

“這就對了。”胡三低頭自語道。

“對什麼了?兄弟你倒是說清楚啊!”小太監焦急問道。

“我說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朝中必定出了大事,而且比我們預料中的還要嚴重十倍百倍。因為玉璽和聖旨是真的,傳旨人卻是假的,這不蹊蹺嗎?”胡三猶豫的說。

“哪我們怎麼辦?”小太監每逢大事必依胡三意見辦。

“即刻出發,趕快回師登陸,佔住海城再做進一步打算。否則如被堵在這個小島上,易守不易攻,何年才能到得大陸上,只有做困獸鬥了。”胡三果斷的決定說。

小太監深知胡三料事如神,立即按原先的計劃,發令大軍乘船登陸。

言未乾,又有聖旨到,宣潘又安即刻回京述職。

不到三個時辰,便有八道金牌召潘帥進京。

第二五九章 朝庭變廿四道金牌召太監

小太監連夜回兵海城,不到第二天清晨,大軍已經悉數登陸入營。小太監尚未坐定,又有數道金牌送到,加上昨日共是二十四道金牌,上書嚴令小太監速速回朝,否則便是謀逆之罪,全家抄斬,誅滅九族。

形勢越來越嚴峻,並且也越來越明朗,正如胡三所料,必是朝中出了內鬼,而且怕是已經得手,小太監大概已是他最後一道坎了。幾人仍在海城杜家莊老宅中商議,華世雄說:

“大哥決不能學當年嶽武穆,去了白白送死不說,還斷送了江山社稷,百姓受苦,小人竊笑。”

小太監不屑地一笑,道:“這是自然,在事情沒有搞清楚之前,我是決不會貿然回京的。”

胡三道:“搞清搞不清也就是那麼會子事,不是王書貴老賊搞的鬼,還有哪個?”

華世雄道:“這個不消你胡兄說,傻子都知道,問題是他搞了什麼名堂,太后命運如何,皇上是否還在位,現在搞到什麼程度了你知道嗎?咱們應該派人去打聽一番才好。”

胡三搖搖頭說:“老華子真會開玩笑,我又不是神仙,人在海城,朝中出了什麼事我如何得知呢?不過不是我吹牛,不用打探,不出三天,訊息自然明瞭。”

小太監擺擺手道:“算了,你倆也別爭別吵了,按老華的想法,派個人去京中探聽一番也是可行的,等要等到什麼時候?”

胡三急忙阻止道:“不可不可,人家不會給你那麼從容的時間的。總之是海城這塊地方一天也不能呆了,隊伍應馬上轉移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小太監沉思了一會,道:“不知師父那兒怎樣,他老人家不會袖手旁觀吧?”

胡三道:“師父不能再支望了,老人家必定是出了什麼大事,否則王書貴決沒有那麼大的膽子。”

華世雄揶揄道:“你能掐會算,你算算皇上怎樣了,太后怎樣了?”

胡三微微一笑道:“皇上沒事,傻人有傻福,如今還是皇上。倒是太后,我覺著總是兇多些吉少些……”

“太后怎樣了,兄弟你快說話呀!”小太監和太后有姐弟之情、母子之恩,聽胡三說太后有難,他如何不急?

“我只是猜測,還不一定呢!”看小太監急急火火的樣子,胡三解釋道。

仨人議論紛紛,正不知做何處時,忽有小校來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