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榛在軍校裡設立大校場,獨立練兵,是機密重地。趙榛下令,但凡是沒有命令擅入的,格殺勿論,哪不論是任何人,擅自闖入者,都是先殺了再說。為此,他立下告示牌,只要沒有命令擅入的,一律殺之!
太行山兵工廠的軍火研究,以及青石城的兵工廠軍火研究,已經有一定的進展了。為了整合力量,加上青石城漸漸成為大型商業城市,每天車水馬龍的,人流量很多。好多秘密已經無法遮蓋,所以趙榛立刻下令青石城的兵工廠和研究部都遷移到太行山去。而養殖、種田、副食品加工業、種蘑菇等行業,依然在青石城。
此時,趙榛感到遺憾的是,他還無法要求明教弟子加入到自己的這個研究團體來,現在的研究主力說來可笑,還是一幫被金國當成奴隸,被宋朝朝廷不重視的那些匠人。
但是,就是這些人,在得到信王趙榛的重視與大力改善他們的生活與提高他們的收入後。目前,他們研究出好多的最新式的武器,比如說,鋼鐵所製造地連發的弓弩,槓桿和齒輪原理建造的投石器具和弩車。這些並不足為奇,最精貴的,自然是手雷、炸藥、火藥噴射器等最新的武器。
在騎兵速成班,這些速成班的老師們,先要被趙榛所教授。“我們的騎兵是什麼?是機動力量!第一,他們是衝鋒沖垮敵人陣型的力量,在兩軍交戰中,沖垮敵人陣型,起尖刀的力量地作用。”
“第二,騎兵是打擊和騷擾的力量,在敵人累了,疲了,衝殺追擊敵人。正面的戰鬥,會有大量的死傷,我們講戰鬥戰術,永遠是我們用最少的死亡換取最大的勝果。如果一場戰鬥我們要死傷的人數達到或超過了十分之一,那就是一種失敗的戰鬥!”
“我們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箭。我們的優勢是速度,要儘可能的利用馬速殺敵,我們要儘可能打擊敵人的側面和後面,千萬不要打正面!即使是普通平民,在正面的攻擊,也會給我們的騎兵帶來不利的影響……”
趙榛正在教導一幫軍將們,這些軍將分別是岳飛元帥、親衛軍統制王貴、青龍軍統領狄雷、青龍軍第一騎兵營指揮使劉震天、營指揮黃施等人、白虎軍統領趙小刀、營指揮使王旭祥等人。
麒麟軍統領韓順夫以及五個營指揮,朱雀軍統領牛皋以及朱雀軍營指揮,玄武軍統領董先、親衛軍統領金彪、背嵬軍統制張憲、背嵬軍一軍統領嶽真、騎兵營指揮使關鈴等人、背嵬軍二軍統領徐慶、背嵬軍三軍統領楊進、勝捷軍統制王善、勝捷軍一軍統領王大郎、勝捷軍二軍統領鄭懷、勝捷軍三軍統領張奎。
還有神勇軍統制張用、神勇軍一軍統領丁進、神勇軍二軍統領王再興、神勇軍三軍統領李貴。
“騎兵與普通士兵不一樣,在戰鬥的時候,連人帶馬,它的傷亡是兩方面的。所以騎兵的損失更難承受。不僅自己的人會死,還有馬死,這就是兩倍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什麼理由做這麼愚蠢的攻擊呢?我之前說了,騎兵和其它兵種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士兵有馬,馬是做什麼的?當然是速度,雖然馬的速度在長時間裡不如我們的步兵。但在短途那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了的。這就是騎兵的機動力,所以說,騎兵的唯一長處就是機動力,我們打仗怎麼打,當然是發揮長處,避免短處了!”
西方騎士制度的發展,最終把這一兵種進化到了極限,這主要就是因為騎兵是一件浪費錢的事情。在西方,只有貴族才可以當得起騎士。於是騎士制度就此興起。
可問題是,在騎士制度的顛峰,出了一個極度諷刺的事情,當時西方的騎兵一向是定性為重甲鐵騎,騎士們穿著鐵甲,馬也套著鐵甲,就近距離的衝擊來說,那威力的確是沒話可說。西方的騎士和馬都著甲,輕了薄了那是華而不實,沒有用處。而如果重了厚了,騎士也好馬也好,都會失去體力,那時,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