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可不是什麼士兵,當年夏誠偷襲大聖王楊么,掠走了大聖王楊么大部分的部下,而彭友卻是趁機收走了部分大聖王楊么向南逃出的步兵。也就說,這些步兵都是當初大聖王楊么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精銳兵馬。
雖然那些騎兵逃了,但夏誠卻是知道,按照計劃,那些騎兵必定是會死在龍陽渡口和城外軍寨中,所以夏誠也不怎麼擔心。當即夏誠便哈哈一笑,直接扶起了於川,朗聲笑道:“於將軍果然是大將之才。”
“大人過譽。”聽得夏誠這麼說了,就表明自己在夏誠手下那算是站穩了腳跟了,於川就算是再沉穩,也是壓制不住心中的狂喜,連忙是對夏誠抱拳拜道:“若無大人提攜。末將豈有今日的機會。大人對末將之恩,末將只有拼死效命,方能報之萬一。”
夏誠哈哈一笑,也為自己能夠得到一名將才而高興,用力拍了拍於川的肩膀,正要說什麼,忽然又是從東面傳來了一陣馬蹄聲,卻是張頂天等人趕至。當然,夏誠並沒有因此而冷落了於川,而是繼續勉勵了於川幾句,這才朝著張頂天等人迎了過去。
見到夏誠來了,張頂天等人也是連忙是下馬,對著夏誠就抱拳喝道:“大人。末將等幸不辱命。那些逃往龍陽渡口的騎兵已經盡數被殲滅。”
“好!哈哈哈哈!好啊。”聽得這個訊息,夏誠心裡最後一塊大石頭也是徹底放下了,當即便喝了一聲彩,笑著對張頂天等人說道:“全勞諸位將軍。這次才能重創彭友。彭友啊彭友!你如今全軍全滅,我倒要看看你還能拿我如何。”說著,夏誠的身上頓時就浮起了豪情萬丈。
大宋紹興元年,高宗帳下英宣戰敗身亡,而英宣之死所帶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首先,趙家義軍的總首領趙燕,表明自己投靠了信王趙榛的信王軍。
而且,趙燕還被試圖假意收買人心、實際挑動義軍互相攻戰的趙構,表明英宣乃是準備造反的國賊,所有義軍都被封賞為官軍。而且授予趙燕節度使一職,執掌一方大權。這下信王趙榛已經是佔據了包括江陵府在內的荊湖北路、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大大片地盤,可以說是統領了南宋的半壁江山,風頭正勁。
其次,便是被趙構同樣分封為節度使的夏誠,在武陵、龍陽大敗討伐英宣聯盟的重要成員彭友的大軍,三萬騎兵全軍覆沒,兩萬餘步兵也被夏誠收入囊中。
與此同時,聯軍的另一成員陳辛,也在洪澤湖畔敗給了劉廣之子劉通所率領的大軍,損兵折將。一時間,剛剛因為信王趙榛戰勝英宣而高漲的聯士兵氣,也是隨之一滯。
而更讓天下人感到意外和震驚的是,在擊退了彭友大軍之後,夏誠立刻便向天下宣告,自己乃是被英宣所誣陷的,並且點齊兵馬,就朝著英宣官軍殺去。似乎要殲滅英宣餘黨劉師道,來洗刷自己的清白。
而與此同時,彭友雖然在鼎州吃了一個大虧,可卻沒有率領大軍報仇的意思,反倒是盡起大軍朝著辰州發動了攻擊。這仗一打,便打了足足五個月!
由於趙構的封賞,讓各路義軍首領紛紛變成了官軍將領,導致各方義軍首領都暫時不與趙構的官軍決裂對戰,而是陷入了發展或互相爭鬥的時期。而對於投靠信王軍的趙家義軍來說,南方暫時沒有了戰事。而此時的信王趙榛,也終於是準備回總帥府去了。畢竟,他已經一年都沒有回去主持大局了。
雖然對於現在總帥府中,執掌大權的,是最忠心於自己的馬擴與從心底裡害怕自己威嚴的高雲飛,以及都不會背叛自己,但是一年都沒有回去,總是有些不放心。經過了一連的快馬賓士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