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李綱不知用兵之術,結果得罪了當時與李綱交情頗深的秦檜。秦檜當時雖然還不是後世的奸臣,但依然是個心胸狹窄的人。
頓時,身為小小承節郎的李彥仙遭到有司追捕,不得不易名逃匿。這年,金兵佔領了河東,李彥仙為報效國家,再度從軍。
河東失陷後,李彥仙前往陝州拜見守將李彌大。李彌大請教西北防務,他中肯建議,詳盡回答,被留為裨將,駐守觳澠之間。
此時,金兵又犯汴京,永興軍帥範致虛統帥六路大軍增援。開拔前,李彥仙建議道:“觳澠是險要關隘,難以駐軍,前進後退都容易導致軍隊潰散。應分道並進,尋找時機出關。還應當以一半軍兵扼守陝西,才可進一步採取行動。”
但是範致虛剛愎自用,不聽李彥仙勸告。反而責怪李彥仙貪生怕死,沮喪軍心,將李彥仙革職調離。範致虛進兵到千秋鎮,果然被金兵打得措手不及,全線潰敗,士卒逃散。
建炎元年四月,金兵進犯陝州,經制使王燮抵擋不住,率部逃跑。這時,李彥仙以石壕尉身份堅守三嘴山,父老鄉親紛紛投靠,他妥善安置老弱病殘,選拔丁壯補充士卒。
不久,金兵主力進攻李彥仙部。有一兇悍金將站在山寨前高聲罵陣,李彥仙抖擻神,單槍匹馬衝下山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生擒活捉,挾回山上,兩軍看得目瞪口呆。李彥仙巧施計謀,先派部分精兵埋伏,後同金兵正面廝殺,雙方拼鬥正酣時,伏兵突從金兵背後掩殺過來,金兵猝不及防,大亂潰逃。
李彥仙率部乘勝追殺萬餘人,奪取戰馬300匹,一戰成名。訊息傳出,開封、洛陽一帶群眾爭相投靠,隊伍迅速擴大。李彥仙接著兵分四路,接連攻下金人50餘座營壘。
金兵進佔陝州城時,讓降順頃者和未逃散計程車卒駐守,李彥仙暗派兵士混入其中,並約定時日,內應外合攻打陝州城。建炎二年三月,李彥仙率兵攻打陝州南門,城中弟兄放起大火,金兵慌忙退到南城抵抗。這時,李彥仙預伏的水軍從城東北潛入,與城外軍隊呼應夾擊,金兵棄城逃散,陝州城光復。
隨後,李彥仙乘勝渡過黃河,在中條山安營紮寨,附近的百姓紛紛前來歸附。李彥仙為了配合信王趙榛的行動,隨即派邵隆、邵雲等率軍攻打安邑、虞鄉、芮城、正平和解州接連告捷。
得知李彥仙的戰績,當時還不知道李彥仙已經與信王趙榛聯絡配合的皇帝趙構,對輔臣說:“知李彥仙與金人戰,再三獲捷,朕喜而不寐。”隨後授李彥仙陝州知州兼安撫使,升武節郎、閣門宣贊舍人,並賜他袍帶、槍劍。
李彥仙加緊修築城牆,深挖護城河,擴充軍備,大力屯田。並將全家搬到陝州,表示要“以家殉國、與城俱存亡。”神稷山義軍首領邵興率眾來歸,李彥仙命令他屯守山門,後邵興拼死抗金,收復虢州。
建炎二年夏,李彥仙在陝州城下與西路剿匪大帥完顏昱部下的金軍大戰三天,金兵死傷慘重,愴惶撤離。
不過,對於擊敗李彥仙部,金軍賊心不死。這次,金軍不在發動光明正大的戰術,而是採取偷襲的方法了。
此時,李彥仙大營依舊是漆黑一片,靜的可怕。突然,李彥仙軍營西面點起了繁星一般多的火把,原來都是金兵。很多金兵高舉火把,殺了進來,將火把紛紛投到營帳上,軍營頓時成為一片火海。不過,卻沒有金軍兵將們想象中的宋兵慘叫聲。
金軍將軍猛地意識到不好,大聲叫道:“快撤,有埋伏!”
這時,兩邊山上忽然出現數千支火把,只見李彥仙站在最高處,滿臉笑容的看著下面驚恐的金兵,喊道:“放箭!”
頓時箭雨紛紛,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