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還數次提到一家叫“錦記”的香港公司。大約每隔一年時間左右,馬俊波都會寫“去錦記買畫”。這公司幹嘛的?可能只有崔西才清楚,因為她在提到錦記的每個頁碼上都做了標記。

二部分,是關於劉健的。這讓韋學文有點意外。劉健和馬俊波不和在157盡人皆知。但韋學文沒想到的是,劉健其實03年從溫哥華重傷回國後,就一直在暗中調查馬俊波。他應該是157最早感覺馬俊波有問題的人。溫哥華那次重大任務在98年發生了洩密,所以韋學文才被弄去冰凍了5年。後來雖然歷盡艱險完成了任務,但這個洩密事件一直沒有任何頭緒。劉健大概從那時候就開始起疑心了。

但後來劉健接連犯了幾個錯誤。如果說韋學文這種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馬俊波這種抱負滿滿的青年軍官在被挑進157時就興奮激動準備大幹一場的話,劉健當時純粹只是想解決自己的北京戶口。他以前在警官大學是畢業留聘教師,一直無法解決人事問題。所以當曾仲英看上他時,他雖然知道這份工作非常危險而且和他本人的理想也不太合,但為了更遠的前途還是立即答應了,畢竟可以為將來的發展獲得他人少有的政治資本。

就因為劉健當初加入157的動機並不太純,所以曾仲英後來一直沒有重用他為一線人員,而是把他當成“金牌替補”,大多數時候都留在國內給郭錚打下手。他雖然後來犯了一次不太大的生活錯誤,但緊接著就在溫哥華身受重傷,立即成為組織內的英雄,豎起來的典型(而把他揹回國的韋學文則只能天天在辦公室管雜務)。

兩年後曾仲英退二線。新來的領導要豎自己的典型,但當時劉健風頭很勁,根本剎不住。不光組織裡面很多老領導喜歡他,公安部也有領導欣賞他。畢竟他是大學教師出身,在文化程度、政治水平、個人涵養這些方面比韋學文這種157真正的主力要高不少。當時就有老領導對他旁敲側擊“不要太個人英雄主人,要吸取曾仲英的教訓……”

劉健這種聰明人一點就通,馬上明白了該怎麼做。但他選擇了一種太過聰明的方式,或者說,把事情越搞越複雜的方式。中國古時有個典故叫“王翦伐楚”,簡單一句話講就是:如果你是精英而又不希望上面認為你有政治野心,那你就要裝得貪財好色,也就是“偽惡”,這樣上面才能放心。劉健就使用了這個辦法。但這種博弈行為太危險;而且要建立在彼此雙方都很瞭解的情況下才行得通。否則可能滿盤皆輸。

郭錚到組織的紀委去以後,157的辦公室業務基本上都是劉健在代管。所以他有很多接觸錢的機會。於是他就利用接連兩次的公車採購,收了兩家車商的好處,也不多,總共才幾萬元的購物卡。但他只拿了一小部分給辦公室的幾個同事,其餘的全自己留下了。而且還故意不怎麼隱瞞這事。照理說這種問題並不嚴重,但恰恰新領導不服這藥(或者是根本就沒明白劉健的真正意思),再加上馬俊波給紀委寫實名舉報信。劉健這精心準備的如意算盤立即就砸了。

後來沒辦法,157呆不下,只好透過一個公安部欣賞他的領導調去了那邊。

韋學文心裡輕輕嘆息:劉健人其實挺好,和自己還是浴血與共過的戰友,但就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啊!

不過馬俊波的這個日記本里還有件讓韋學文很疑惑的事:這100多頁日記幾乎都沒提到過自己的名字。按說馬俊波和自己,於公於私,都有很多聯絡和交集。其他只要和他有過交道的157同事,幾乎都在日記裡面出現過(馬俊波有點評人的愛好,雖然角度偏激),但怎麼會唯獨就不提自己名字?

難道是他故意的?

崔西第二天中午到邱志暉單位附近,在小街邊上了韋學文的車,聽完韋學文的看法後,點點頭“那個錦記是一家比較有名的代理公司,我十年前剛做情報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