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等到汛季來臨,赤扈二月上旬就提前縮減中路汝蔡前線兵馬。
一方面將從河東、河北及汴梁抽調的漢軍兵馬撤遣原地,還歸鄉野、使其休養,恢復生產,同時還大幅削弱從北方輸運糧秣的規模,降低各地的徵賦壓力,緩解地方矛盾;另一方面河洛、京西當地的漢軍、鎮戍軍主力也都收縮回伊陽、伊闕、許昌、臨潁、宛丘等城。
不過,赤扈人並沒有放棄前線防壘,僅僅是大幅縮減直接在前線防壘駐守的兵馬,放棄對汝蔡等地的滲透作戰,放棄對汝蔡等地城寨的主動進攻,全面轉攻為守。
到了二月底,赤扈在進逼汝蔡前線的兵馬,就從最高時二十三四萬縮減到不足之前的十分之一,但這是赤扈人部署於第一道防線的兵力,其在河洛、京洛的第二道防線以伊陽、伊闕、大谷關、陽城、禹州、許昌、宛丘等城為主,所部署的兵馬依舊高達八萬之眾。
京襄也沒有想著反守為攻,趁機去奪取那些近在咫尺、相距不過十數二十里的敵軍營壘塢寨,而是選擇同步縮減馬澗河、汝陽、嵩縣以及召陵、襄城等地的駐軍,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休生養息。
截止汛季來臨前夕,汝蔡申三州行營,除了各調千州(府)軍參與輪戍外,作為戰兵編制的天雄軍,不僅沒有徵募新的兵員去填補兩年對峙作戰產生的上萬減員,還安排上千功勳老卒退出
現役,安置到地方,用來加強鄉司對地方的掌控。
在中路長達兩年、高強度的對峙作戰後,天雄軍的規模這時候非但沒有進一步擴大,反而縮編到不足四萬——當然天雄軍第一到第五鎮的編制都予以保留,每鎮除了原有六廂步甲編制,還各增加一廂重甲步卒、一廂騎兵的編制。
也就是天雄軍在需要的時候,能快速從諸州府徵募有戰鬥經驗的兵卒補充進來,將總兵力擴充到十萬眾。
選鋒軍也全部撤回到泌陽等地休整,除了原有的八廂輕甲騎編制外,還額外增加兩廂重甲步卒的編制,目前將兵力控制在五千人,但在有需要時能快速擴編到一萬五千人。
天雄軍及選鋒軍,也將為京襄未來的核心戰力。
作為守兵編制的州府軍,也從最初二十四萬人眾,戰後大幅縮編到不足四萬眾。
如此一來,京襄更加沒有轉守為攻的能力了,但逾四十萬青壯勞力轉入地方(對前線後勤支援縮減的人力同樣巨大),使得之前停滯下來的垸寨、道路、墾荒、津橋、河渠以及陂塘(小型水庫)等工造建設,再次大規模啟動起來。
特別是以新式水輪機為基礎的水力器械推廣,主要依賴於泌陽、雲陽、淮源等地的陂塘建設提供更多的穩定水力。
之前淮源、信陽等地所建的陂塘,相當部分都落在崎嶇狹仄之地,利於傳統水力器械藉助湍急水流驅轉,想更大規
模的推廣新式水輪機,新的陂塘則需要建在地形相對開闊的河谷之中。
同時對所造堰堤的規模、規格,提出更高的要求。
京襄同時也大幅提高石料的開採,制司甚至開發出專門的水力石鋸,用於切割築造堰堤所需要的石材。
因為新式水力器械集中使用的工場,就位於堰堤的下方,制司目前還不敢在關鍵堰堤的砌築上,採用廉價的青磚替換石料。
作為粘合劑關鍵材料的糯米,京襄也加速從江淮等地輸入。
五月上旬,桐柏山全域就都陸續進入汛季,一隊車馬從東往西往淮源城方向緩緩,申州行營統制徐心庵率領將吏,站在白澗河西岸安靜的等候著。
“都說不要搞迎來送往這一套,徐心庵他們還是不聽話啊!”
徐懷跨坐馬鞍之上,聽信騎傳報徐心庵已率將吏出淮源城,到白澗河西岸相侯,忍不住跟陪同出行的徐武磧、潘成虎、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