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對於宋人與土人的關係,義學少年們控制得極緊。一方面不允許那些工匠調戲土人女子、欺凌土人,另一方面也注意與土人保持距離,除了上工之時外,工具絕不交到土人手中。因為他們盯得極緊地緣故,這段時間來,雖然宋人與土人也起過小糾紛,卻很快便被平息。那些土人淳樸。畏懼宋人弓弩利器,又貪愛宋人衣物飲食,只要不將他們欺得退無可退,自然不會主動來找麻煩。

“大郎這番規劃,可不是一小村莊山寨的氣度,看模樣,大郎是想在此建座城呢!”方有財一邊走一邊想道。

若只是在這淡水建個村寨,最初建起的那些木屋便足夠居住了,可是趙與莒卻要他們闢出更多地方。想到這裡方有財忍不住有些興奮,這可是天高皇帝遠的海外。若是大郎在此建城。他方有財豈不也可以混個財主噹噹。

大郎賞賜向來厚重,自己盡心盡力為他做事,他必然不會小器。

除了開闢更多的平地之外,趙與莒還要他們建一個巨大的專門用來燒磚的窯場,窯場準備建成三口窯,因為運來的青磚有限,現今還只有一口。與普通磚窯不同。這種被大郎稱為“八卦窯”的磚窯。是按照大郎提供地圖紙,由五個義學少年同十多個請來的老窯工一起。動用了數十勞力,花了十日時間才建成的。那些老窯工對這個窯也是極好奇,不知道這是哪來的方子,故此窯才建成,便迫不及待地準備木柴來開窯。淡水這裡,什麼都缺,唯獨不缺木柴,按著那五個義學少年的安排,這些日來時時有人在窯上看著,不停地加柴添火,到了今日,終於是出窯地日子了。

方有財是最後一個趕到窯場的,因為這是淡水第一窯磚的緣故,有事沒事的人都聚攏過來。土人不明白生了什麼事情,只是見宋人圍著,便也跟在此處。方有財也不趕他們走,若是磚出來了,他們都是些極好的勞力。

一個老窯工用手按住窯門,推測其中熱度,覺得差不多了,便點頭道:“開吧!”

立刻有人用榔頭、鎬子將窯工敲開,才挖出一個小沿,裡面騰地冒出的熱氣,炙得那人鬚眉盡焦,哇哇叫著退了開來。方有財先是一驚,察看覺他並未受傷,這才放下心,罵了句冒失鬼之後,命其餘人繼續。

這是一窯紅磚,大宋之時,紅磚極少,一般燒出的都是青磚,故此,那些窯工都嘖嘖稱奇,他們都是內行,這些日子又在窯裡摸爬,很輕易便能估算出,這種“八卦窯”比起老式磚窯出磚要多、快,不過所耗地柴火、人力也是極大的。有心思活絡的,便想自家回到大宋之後,也如此一般建個磚窯來。

這口窯第一次出磚便有五千餘塊,若是裝滿了,一窯出個兩三萬塊不成問題。方有財吸了口氣,大郎準備建上三座窯場,莫非是想用此來砌城牆?

這些磚還有餘熱,便被裝上板車,拖到另一個磚窯處,兩個窯工帶著人,開始建第二座磚窯。而另外三個則輪流在建成的窯上值守,繼續燒磚。有現成的模子,還有義學少年耐心教導,那些土人女子很快學會了製造泥磚,雖說還不是很熟悉,但每日造出三千餘塊泥磚不成問題。這些造好的泥磚被放在太陽下爆曬風乾,若是下雨,則用木板蓋上防止淋壞。風乾之後,才會被送入窯中,燒製成一塊塊紅磚。

在三座窯都建好後,窯場出的磚又被送往碼頭,利用黃泥為粘合。在碼頭上砌起了平臺,將一些原先用木板搭建的部位取代。

就在這個時候,“致遠號”再度來到淡水,同來的還有江南製造局新造出的第二艘海船“經遠號”。

隨船而來地是三十個義學少年,李雲睿、陳任、陳子誠等都在其中,他們要將原先在此地義學少年替換回去,明裡面,趙與莒的理由是想念他們了,實際上。這卻是控制這些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