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頁自認為關鍵的材料出來。
“提拉克,1856年出身於馬拉特族婆羅門種姓家庭。早年建立了旨在培養愛國主義者的學校”新英格蘭學校,“並創辦《雄師週報》和《馬拉特人報》,揭露殖民者的殘暴和專橫,宣傳民族主義的思想。1885年12月國大黨成立之後,積極參與活動,逐漸成為激進派的領袖,反對溫和派的改良主義,主張採取一切手段,依靠人民來推翻英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的完全獨立。1905年殖民當局公佈分割孟加拉的法案,企圖以”分而治之“的辦法來瓦解民族運動,提拉克領導激進派號召抗議。抗議活動後來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提倡國貨和抵制英貨、司瓦德希(自產)運動。翌年,在以提拉克為首的激進派的堅持之下,國大黨年會透過了司瓦德希、司瓦拉吉(自治)、抵制英貨、民族教育四大綱領。1907年,提拉克領導激進派退出國大黨。組織了”民族主義黨“。次年,被殖民當局以”陰謀推翻女王政府“為名逮捕並判處6年徒刑。此事激起了印度社會各階層的強烈抗議。孟買10萬多工人進行了長達六天地政治總罷工。”
“拉吉姆·哈約德。波斯人。1862年出生於扎黑丹(波斯、英屬印度、阿富汗交界地)穆斯林部落酋長家庭。1881年到印度西姆拉求學,其後一直留在印度河西岸英屬印度境內,從事印度穆斯林自治運動。宗旨是爭取英屬印度穆斯林地區(主要是印度河西岸)並歸屬波斯。1907年9月與波斯王國以及國防軍軍事情報局中東站波斯分站取得聯絡。組織了準軍事組織拉吉姆團。”
“甘地,1868年10月2日生於印度西部卡提部阿瓦半島的波爾班土邦,他從小就熟讀印度教經典,把”逢惡報以善,用德報以怨“作為自己的處世格言。1887年,他進入薩馬達爾斯學院,同年到倫敦大學攻讀法學,四年後學成歸國,先後在孟買、拉傑科特擔任律師。1893年4月。甘地為處理一起債務糾紛來到南非。在那裡參加了當地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在南非的21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溼奴派的仁愛、素食、不殺生主張同《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結合起來,並受梭倫、托爾斯泰、魯斯金著作地影響。最終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主義的理論。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他領導在南非的印度僑民展開反對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和《亞洲人登記條例》的鬥爭,其間,他曾三次被捕入獄,但最終迫使官方作出了讓步,非暴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目前此人尚在南非。接觸工作正在展開。”
一頁頁的資料可謂是精確而翔實。從這三份被標記了紅色的檔案中。唐紹儀隱約琢磨到了一點什麼。他抬起頭。把目光從眼鏡後投向皇帝。
龍劍銘輕輕敲了敲茶几的桌面。把尚在沉思的總理驚醒過來,笑著道:“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激進派提拉克和拉吉姆,是未來英屬印度獨立、分化地力量源泉;這個甘地。則是傾向於民主、民族的溫和革命,他也會成為一派。但是目前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想讓英屬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還有幾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廓爾咯王國、波斯王國,阿富汗反英勢力和目前在錫金出現的親華力量。這些種種力量錯綜複雜地參與到印度的政治運動和主義紛爭中,帝國完全可以渾水摸魚。不瞞二位。我有個想法需要和你們溝通一下。從大中華帝國的發展和安全來計較,我不希望在帝國的南邊有一個統一地印度!這個地方,最好分成穆斯林部落王國和印度土邦王國。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小國家。帝國只需要去掌握其中一部分。就可以把這種局面維持在帝國滿意、放心地水平線上。那麼。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地是三種力量,今後看到的會更多一些,多到我們都無法真正分清楚的時候,印度就無須讓我們操心了。堅持種姓民族主義的提拉克。是我們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