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4部分

英軍在中國遠征軍第九師的幫助下,從康佈雷和伊普雷兩個方向上主動出擊,成鉗形攻勢向德第一集團軍的防區發動突然進攻。在大量的裝甲部隊突破作用下,當日協約國軍向前推進了25英里,德第一集團軍在頑強抵抗後開始撤退,並於當日夜脫離戰場,在比利時根特郡周邊地區建立了新的防禦陣地。

這一戰,英軍實現了史無前例的大突破。到5月11日,其第二集團軍普盧默將軍的部隊,跟隨中國遠征軍第九師向德軍縱深突破了60英里。

與凡爾登戰線上的慘重傷亡相比,佛蘭德戰役英軍傷亡了九萬七千多人,中國遠征軍傷亡兩千多人,以不到十萬人傷亡的代價殲滅德軍16萬8千人,幾乎使德第一集團軍陷入總崩潰。

自此!德軍不得不從中央陣線的凡爾登地區抽調了大量部隊增援西北戰線,瓦倫—凡爾登戰役的規模再次縮小成為圍繞著夏爾尼的外圍攻防爭奪戰。而在整個西線戰場上,卻出現了雙方積極調整防線、休整久戰疲憊的軍隊的相對平靜期。

1917年5月12日,一支法軍部隊象徵性地收復了法比邊境要塞城市—色當。

英國遠征軍的勝利穩定了倫敦的政治局勢,搖搖晃晃的勞合—喬治政府暫時穩定下來。在歐州的勝利顯然比印度的自治來得更重要一些,對英國國民來說是這樣。但是,政治家們仍然在英國政治、軍事力量逐步撤出印度的同時,憂心仲仲地看著印度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政治力量。他們規劃中的印度聯邦政府能否主導印度紛亂的局勢呢?

這個問題,在5月15日得到了回答……桓河河口地區的穆斯林聚居區宣佈獨立於印度聯邦,併入印度河西岸的新生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王國。

多米諾骨牌因此開始次第倒塌……

第四十九節 世界需要秩序

印度宣佈自治,而這種自治在英國政治和經濟勢力被迫退出後,又顯得矛盾重重。無論是提拉克的民族主義還是甘地的民主資本主義,在印度都無法形成強大的、壓倒性的政治的風潮。也無法樹立一個有統治地位的的政治勢力來可導印度存在的各種政治、軍事力量。

這些,只是印度本身的問題。這些問題由民族矛盾產生,由封建經濟和民主經濟、原始農業和現代工業之間存在的決不相容的實質所產生,也是目前的既得利益者和舊有的資本(產)佔有者、地方政治勢力之間爭奪權利的混亂局面使然。

舊口年的印度,在英國長期的殖民統治下。經濟體系不完善。缺乏在經濟層面上的獨立性。一直以來,這個地方是大英帝國經濟作物的主產地,而糧食產量與印度本身擁有的近億人口顯得極度不協調。而印度本身的農業和小工業,又影響到東南亞特別是中南半島原英屬印度支那地區,從而造成兩地在經濟上的互相影響,也造成的政治上的強大牽弓力。

混亂的印度,卻因為在印度河西岸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新興穆斯林王國和恆河口的東巴基斯坦,在周邊有錫金率先不承認印度聯邦轉而尋求強大的大中華帝國的再次保護、有廓爾嚓王國對鄰近土邦的拉攏,這又形成了一個極為複雜而突出的矛盾——宗教和文化。

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勢力錯綜複雜,這些勢力又往往跟新興的政治勢力掛鉤。印度教本身跟種姓制度、土邦封建主密不可分,佛教則在親廓爾喀、賜金的地區和鄰近印支地地區擁有大量的信徒,伊斯蘭教此時的勢力似乎因為團結和旁邊一個新興王國而凸現出來。在宗教文化地背景下,又因為地域和經濟形態的差異產生了各種矛盾。比如在工業發達的孟買地區,土邦封建主要應付民主資本主義的衝擊。在維護封建特權與自身經濟利益之間尋找出路,中部北部地土邦,則要在英國遺留下來的一系列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問題中儘量地穩定政局。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