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部分

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外交家,趁著第一輪經濟談判的空隙,上校求見了中國皇帝。

兩人的友誼從1902年擔任美國總統首席海軍古文的馬漢到舊金山考察海軍造船廠的產能替補企業開始。在舊金山。馬漢上校可以說是受益良多的。在另外一個時空的歷史上,馬漢上校作為帆船時代的海軍權威曾經於1904年和代表海軍技術的威廉·西姆斯少校展開一場戰列艦建造觀念上的爭論。馬漢上校主張限制戰列艦的噸位並在戰列艦上採用眾人的中等口徑副炮,在集中使用戰艦的前提下追求火力密度。而西姆斯少校則看到了海軍戰艦技術的革新,主張在戰列艦上配置多門單一的大口徑主炮,提高戰艦在中遠距離上的攻擊能力,減少甚至不安裝二級副炮。這場爭論是力世紀初世界海軍發展歷史上的重要爭論。正是馬漢上校在瓣論中的敗北,才有了英國“無畏”號戰列艦於1905年安裝10門12英寸口徑主炮的結果。

不過。因為龍劍銘和所謂的“藍星概念”的出現,這場爭論在這個時空並沒有發生,爭論變成了馬漢上校在面對事實後的轉變,也保證了馬漢上校至今在美國海軍和世界海軍的最高階理論家的桂冠。可以這樣說,馬漢上校在晚年的第二次輝煌是龍劍銘帶來的。可惜,馬漢本人是不會知道這些的。不過,在龍劍銘的眼裡,這位有些倔強的臼歲的老頭還是挺可愛的。至少。是這位上校促成了美聯船舶目前在世界海軍戰艦建造技術上的主導地位。

軍人,看重的是在戰場上敵我雙方的交換比;商人,看重的是交易雙方的利益關係。龍劍銘似乎天生具有軍人和商人的優秀素質,也正是這樣,使他非常看重馬漢上校的這次拜訪。(靠!還要依靠馬漢的筆和嘴去促成世界範圍內建造超“密執安”戰艦的熱潮呢!)

龍劍銘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來會見馬漢。在辦公室或者紫禁城裡任何一座宮殿裡吧,那氣氛太正規,不適合作朋友式的交談。所以,大冷天的兩個人加上一個陪襯“家庭交流”氣氛的秦關只能在冬天的太陽下,在御花園裡親密接觸了。

“馬漢上校,今天您能來我很高興,您讓我想起了紐約的四人俱樂部,想起了在美國的美好時光。對了,這是泰關,他將隨同您和國務卿先生去美國留學。”龍劍銘擺出的架勢是完全把馬漢當成了關係非常密切的私人朋友,這種姿態在一個皇帝和一個美國海軍少將之間出現,不能不說是馬漢的造化。

馬漢不是白痴,他知道那個叫秦關的小男孩出現在這裡意味著什麼?龍劍銘是把這個即將去美國留學的小傢伙託付給了自己!這是朋友間的交情,儘管自己和中國皇帝之間相差了30多歲。

“皇子殿下一定會受到美國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當然,如果殿下願意的話,我會讓我的女兒勞拉來照顧殿下,也會為殿下今後去海院學習安排好一切。陛下,您知道劉易斯少將(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院長)是會考慮到殿下特殊身份的。”馬漢給秦關微微躬了一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馬漢上校是當今世界海軍學術界的泰斗,在世界海軍中享有最高的聲譽,秦關,你的志向不是要參加海軍嗎?去了美國要向上校好好學習。噢,你最喜歡的《海上力量》(即現在的《制海權》)一書,正是出自上校的手筆。”龍劍銘這話與其說是在囑咐秦關,還不如說是在恭維馬漢。他知道上校這次的來意,他也不打算讓親愛的朋友失望而歸,有負於羅斯福和美國海軍的重託。

交易,本來就應該是你情我願的事情。這,在外交部的會議廳裡,在這個小小的御花園裡都充分地體現著。

第五十九節 交易的祭品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一個氣度不凡的青年和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幾乎能夠代表三個不同的時代。馬漢上校代表著一個在工業文明史上創造奇蹟的國度——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