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沒有食慾,精神萎靡,且不愛活動。到了1980年11月份,“二母虎”的腹部逐漸腫大,“且經常劇烈抖動,想必是因為疼痛吧”。樂正中想盡辦法救治“二母虎”,終因醫療條件有限而失敗。

1980年12月15日,它因患肝癌病逝於動物園。

■ 繁衍

與此同時,黔靈公園開始人工繁育華南虎的嘗試。

樂正中說,在飼養過程中,當華南虎長到2歲時,他們就開始選擇種虎。一般挑選身軀較長,高大雄偉,能吃好動,無疾病的虎做種虎。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選好雌雄種虎後,要將它們分別飼養在比鄰的籠中,使兩隻虎相互熟悉,在合籠*時不敵視對方。

老虎“進城”之後(2)

種虎還需由專人馴養,以便拉近虎與飼養員的“關係”。當華南虎用鼻對著飼養員發出響聲時,就表示他已經獲取了虎的信任。

楊再淳說,繁殖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麻煩是兩隻華南虎發情期不一樣。他們想到了一個“土方法”,找一些發芽的麥子,拌入發情期較晚的一隻虎的飼料中餵食,可以達到催情的作用。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雌性華南虎在3歲半即可達到性成熟,雄性則為4歲,直到14歲均是繁殖期,“但在11歲前配種的受孕率較高”,樂正中說。

分娩後的母虎性情極為暴躁、多疑。“至少半個月不能讓生人靠近虎崽,甚至專職飼養員投遞食物後也必須迅速離開。否則,母虎會變得不安寧,用口叼著虎崽到處走動,極易導致虎崽死亡。”楊再淳說,因上述原因,黔靈公園動物園就曾多次發生虎崽死亡的情況。

■ 消亡

1963年至1979年,黔靈公園動物園共繁殖華南虎24胎,產仔61只,存活了30多隻。

人工繁育華南虎成功,使得全國各省市動物園都來找黔靈公園索要或交換華南虎。早在1959年,黔靈公園就曾將一隻野生華南虎送往北京動物園,這隻虎是1957年從銅仁地區購入的。

在早期,黔靈公園動物園一共將5只野生華南虎送往外省市,其中3只雌虎、2只公虎。本園僅留1公4雌5只華南虎作為種虎。1974年,又有2只母虎被送往外省。僅有的一隻公虎是1958年從清鎮收購的,因此被稱為“清鎮虎”。黔靈公園動物園人工繁殖的所有華南虎均屬於它的後代。

1963年和1964年,“清鎮虎”分別與兩隻雌虎*,兩年共成功育有8只虎崽。其中一隻被叫做“大公虎”。在缺乏虎種的情況下,1972年至1976年,黔靈公園動物園用“大公虎”與其同父異母的兩位姐妹*,5年內產崽存活21只。

在此期間,黔靈公園的華南虎依舊在源源不斷地“支援”著國內的各動物園,甚至被送往蘇丹等國。上世紀70年代一度成為華南虎繁殖的高峰期。

楊再淳回憶說,當時的黔靈公園三里灣招待所高朋滿座,每天要接待兩到三家外地動物園前來洽談華南虎買賣事宜的負責人。

每隻華南虎的售價大約在2000至3000元,相比之下,東北虎的同期價格要高出一倍,每隻達到5000至6000元。在當時,華南虎並不被重視,楊再淳回憶說,黔靈公園動物園曾將兩隻華南虎送到了北京動物園,卻只換回了一隻斑馬崽。

虎種流失導致的隱患開始顯現。“近親*的後果就是華南虎種群的衰退”。在楊再淳的記憶中,第一批人工繁殖的華南虎威風凜凜、體格健壯、好動、食量大,此後繁殖的幾批卻體型越來越小,大多有凹背、矮腳等畸形,而且不好動、飲食差、繁殖能力下降。人工繁育的華南虎已經漸漸失去了“百獸之王”的雄風。

為了解決華南虎的繁殖問題,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