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是高祖皇帝李淵的第三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同母弟,是隋唐赫赫有名的少年英雄,號稱天下第一、蓋世無敵,憑藉掌中錘、胯下馬,為李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演藝野史中的李玄霸極具有傳奇色彩,民間知名度甚高,這或者有誇張成分,但天生神力、勇猛過人、少年夭折等幾個關鍵詞大抵是沒有錯的。
道人忍不住笑了,探手拍了拍阿泰的肩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阿泰,你小小年紀,可莫生出迂腐的門第出身觀念。走吧,我們且在江寧郡小住幾日歇歇腳,再定行止!”
道童阿泰欲言又止,撅了撅嘴,跟在道人身後緩緩向城裡走去。
阿泰猜得到,自家觀主受邀北上有家國大事要辦,突然在江寧郡停留下來,肯定與剛才發狂的少年郎孔晟有關,老道士肯定是見他蠻力過人動了愛才之心收徒之念了。
第三章 楊府
江寧郡城的規模其實並不大,至少比後世宋明時的金陵要小的多。城的佈局也簡單,本郡(州)及江南東道的官衙署區在中央位置,西面是市井商坊,北面是百姓居住區,東面則是本城官僚貴族所在的“富人區”,涇渭分明一目瞭然。
城東盡頭有一條寬敞幽靜的通巷,本地最高軍事行政長官——江南東道處置使兼兵馬宣撫使楊奇的府邸就在此處。
楊奇本為江南東道觀察使,並無實權,但安史之亂爆發後,皇帝倉皇逃離帝都,朝廷名存實亡,對天下各道的制約力降低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楊奇趁勢而起,上書朝廷,慷慨直言,願率江南數十萬軍民誓與反賊抗爭到底,捍衛大唐社稷江山、赴湯蹈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云云。
其實這也就是一句假大空的宣言,反正明眼人都知道安祿山的反軍暫時到不了江南,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頂多是保住自己的地盤而已。
但這年頭,朝廷能得到的地方官忠誠絕對屬於鳳毛麟角了,李隆基在逃亡路上接到了楊奇的盡忠表,據說感動地涕淚交加,親自下詔冊封楊奇為江南東道處置使兼兵馬宣撫使,全權節制江南東西兩道軍政事務,力保江南不淪喪於安賊之手。
楊奇名正言順的“守土有責”——因此就成為江南一帶事實上的土皇帝,集政權軍權於一身,聲威顯赫。
至於孔晟如何成了楊奇家的“吃軟飯的”,緣由也不復雜。無非是孔母喪後,楊奇多少念點舊情,將孔晟收養在府中。
實事求是地講,楊奇初始還是想促成女兒楊雪若與孔晟的婚事的。
雖然孔晟沒有遺傳下孔家名門的才學底蘊,有些不學無術,已經不可能成長為當世大儒。但看到孔晟天生蠻力又好勇鬥狠,楊奇心裡就暗暗生出更深層次的念頭。
將來的時局複雜難言,無論是大唐剿滅反賊,還是反賊奪下江山,幾十年內都將是一個烽煙四起的亂世。亂世出梟雄,軍權裡出政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宏圖大略者當逐鹿中原——對於割據一方的地方實權派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逆天改命的機會,隨著權力的擴張,楊奇的野心也在暗暗膨脹。
他在觀望,也在蓄勢。而他日若是牧馬中原、鞭指天下,或者割據江南自立為王,手下自然需要猛將如雲為他賣命。因此,他是懷著培養孔晟以備將來的打算。當然,這種野心斷然是不敢說出口的,只能深藏於心。
楊奇煞費苦心延聘塞外遊俠教授孔晟劍術武藝,本期望他能學有所成,至少可以為楊家當一個衝鋒陷陣的馬前卒。如果是那樣,將女兒給了他也還有些價值;但結果卻令楊奇無比的失望,孔晟固然好武,卻沒有長性和毅力,學武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整天只知走街串巷喝酒鬥毆,給楊家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楊奇漸漸失去了耐心,認定孔晟不可成器,將他掃地驅逐出門的念頭日漸強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