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商議拍板之後,藩王們各自帶著軍隊返回封地,不久後,接連有快馬帶著藩王們的奏疏馳往南京。
仗打完了,韃子趕跑了,朝廷總要意思一下吧?
歸根基地,藩王們此次出兵北征,大義上是為國為民,深層次考慮,未必不是對朝廷的一次示威。
周王一家被抓,隨即被貶,震動的可不只是燕王。這次是周王,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
殺雞給猴看,猴子是誰大家心知肚明,卻沒誰樂意再當那隻雞。
除了已薨的晉王,哪個藩王不是建文帝叔叔輩的?實力弱一些的藩王尚且罷了,如燕王寧王一類,是能隨侄子搓圓捏扁的?
所以,在北疆的奏疏送到南京之後,建文帝愁啊,他也再一次意識到,他的這些叔叔,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削藩這條路實在是任重而道遠啊。
建文帝也認準了,最大的困難絕對是燕王。
其他的叔叔不好說,燕王,是必定會反的!
建文帝也不是傻子,在真正動手,還要做更充足的準備。齊泰和黃子澄等人已擬定了一份看似完美的計劃,只等著建文帝大筆一揮,批准執行。
拋開齊黃等激進派,朝廷中也有不同的聲音。
如曾任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現充任吏部的高巍和御史韓鬱,先後上疏,堅決不同意齊泰黃子澄等激進派人士的意見和行事辦法。
高巍的奏疏中明白寫出,削藩是必須的,大家都贊同。削藩的手段則需要重新考慮。
效仿晁錯的蠻幹硬幹絕對不行,一個不好就會激起藩王造反。應該學習主父偃靈活機動,實行推恩,封底沒法再分,就把北邊的藩王子弟分封到南邊;南邊諸王的子弟分封到北邊。
&ldo;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rdo;
此類辦法,建文帝同洪武帝奏對時曾提起過,但當高巍和韓鬱再提出時,建文帝卻猶豫了。
年輕人做事,都有一股衝勁,何況,藩王們已讓建文帝切實的感受到了威脅。
看著擺在面前的幾份奏疏,年輕的皇帝始終下不定決心,只能派人找來齊泰黃子澄等進行商議。
齊泰等人一聽,自然搖頭。
&ldo;陛下,藩王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則朝廷綱紀不立,推恩雖好,然不可行。陛下乃一國之君,藩王則為臣屬……&rdo;
文華殿中,黃子澄盎然而立,侃侃而談。齊泰等人不時附議,再添上幾句。建文帝被說得滿面紅光,頻頻點頭。
君臣商議的結果,可想而知。
&ldo;既如此,便如卿議!&rdo;
建文帝終於下定決心,當場拍板,好,朕就這麼幹了!
北疆戰火剛停,自以為磨好了刀的建文帝,終於開始動手了。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底,朝廷下令,以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調河南都指揮使謝貴,貴州都指揮僉事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按察使陳瑛調北平僉事。同時擢升原錦衣衛指揮使宋忠為都督,屯兵開平至山海關一帶。
原北平都指揮使陳亨同燕王走得太近,建文帝大筆一揮,擢升其為都督僉事,官升了,權沒了,哪裡涼快哪裡玩去吧。
張昺等人調到北平,關鍵任務只有一個,盯著燕王,一旦發現燕王有造反跡象,立刻奉旨拿辦!
這還不算完,處於興奮中的建文帝打算繼續玩敲山震虎的把戲,以&ldo;貪虐殘暴&rdo;的罪名,把剛聯合燕王出塞北征的代王朱桂給控制起來了。同樣是一家抓到南京,罪名很快落實,爵位一擼到底。隔年,代王就被送到蜀地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了。
朝廷一連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