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952年,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

本次閱兵最具有特點的是,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裡拿著新式的作戰武器。

摩托化步兵方隊乘坐的並不是汽車,而是一百六十輛摩托車,霸氣側漏。

“1952年的閱兵儀式我沒能參加,因為當時的我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在朝鮮戰場上同美軍作戰。這一年國慶閱兵式上,空中梯隊與地面部隊形成了強大的立體閱兵陣容,展現了中國國防力量的不斷增強,其為抗擊外來侵略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王亮道。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王亮感慨。

屬於一代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青春不在嘍!

一直到1953年的國慶大閱兵,朱德一直擔任檢閱式的最高執行首長。

1953年,國慶閱兵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使用的還是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鮮戰場上可謂是大放異彩。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喀秋莎火箭炮裝備給了我們志願軍的炮兵,先後有八個喀秋莎火箭炮團在志願軍兵第21師的統一指揮下參戰,喀秋莎,多麼美麗的一個名字啊,她給美帝及其走狗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和沉重的打擊。”

說喀秋莎,王亮忍不住想要多講幾句。

“記得那是1952年10月30日的黃昏。。。。。。”

上甘嶺,朝鮮半島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聖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莊。

1951年的第五次戰役就發生在這裡,由於當時進行了相當慘烈的拉鋸戰,雙方的炮火幾乎把整個村莊夷平,成為一片廢墟。

戰役之前當地的居民全數離開,使該小村落本身對戰鬥沒有價值。

暮色蒼茫,寒風襲人。

由於志願軍常常選擇在黃昏發起進攻,所以南朝鮮軍便把每天下午五點到八點這個時間段稱作為噩夢。

八點一過,風平浪靜,那基本上可以代表終於可以下班好好休息一下了。

那天也不例外,南朝鮮軍官掐著表,當秒錶針劃過十二的時候,他不由得笑道:“又是一個平安夜。”

南朝鮮軍士兵們紛紛鑽到地堡裡取暖,又是愜意的時光,總有一些消遣的方式。

而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45師副師長唐萬成正站在一個炮兵指揮所裡,等待著反擊的開始。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了。

聯絡著整個前沿的所有電話總機、分機和步話機一下子都安靜了。

九點整。

唐萬成副師長拿起通往各炮群的通話器,大聲喊道:“開炮!”

“開炮!”

“開炮!”

“開炮!”

“……”

幾秒內,唐萬成師長的命令下達到百名各級炮兵指揮員。

倏然,志願軍第15軍一百零四門喀秋莎火炮突然發出怒吼,炮彈像下雨一樣飛向597。9高地和敵炮兵陣地。

強大的炮火把敵人的地堡掀開,用來構築工事的小鐵軌、鋼板,夾著敵人的屍體拋向半空,又狠狠地砸在半死不活的敵人頭上。

十分鐘猛烈火力急襲後,志願軍炮兵實施火力延伸。

在地堡裡躲避彈雨的南朝鮮軍士兵慌亂地鑽出來,踉踉蹌蹌,已然是潰不成軍。

南朝鮮軍官吼著:“不要慌!不要慌!準備阻擊敵人衝鋒。”

隱蔽在反斜面那邊的南朝鮮士兵們也紛紛爬上山來進行支援。

而就在這時,志願軍已經延伸了的火力又掉轉回來,對原壓制目標實施了十分鐘的火力急襲。

回到陣地上的南朝鮮士兵們當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