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炮彈,發起了第九次攻擊。
在敵軍蜂擁而上,爬近山頂的危急關頭,楊根思毅然抱起僅有的那包炸藥,拉燃導火索,衝向密集的敵群。
隨著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他與四十多個敵人同歸於盡。
楊根思用生命保住了陣地,阻擋住了敵人又一次進攻,保住了陣地,完成了切斷敵軍退路的阻擊任務。
王亮:“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四百多萬共和**人之中,特等戰鬥英雄只有七十八名,很多人都是戰死疆場的烈士。在抗美援朝期間,獲得特等戰鬥英雄稱號的,全國共有兩位,分別是:黃繼光、楊根思。”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不管你如何掩蓋、塗抹、甚至篡改。先烈們就靜靜地矗立在歷的長河上,六十七年之前,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他們所擁有的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
評論區。
“我爺爺是20軍59師177團的,當年就犧牲在了朝鮮,我為也爺爺驕傲,也為中國志願軍驕傲。”
“新中國的脊樑骨就是靠這些英雄們打直的!”
“全世界再找不出第二支這樣鋼鐵般的軍隊,請把這些加入到教科書裡去,讓一代代人記住這些最可愛的人,歷史不能忘記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們。”
“老兵不死,忠魂永駐!”
“含淚敬禮!來自志願軍的後代。”
“狹路相逢勇者勝,敢於同美軍亮劍的,只有中國人民志願軍。”
回憶被嘹亮的歌聲拉了回來。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熟悉而又經典的旋律迴盪,一首《黃河大合唱》唱出了中華兒女在抗日戰爭年代頑強鬥爭的精神,唱出了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把太陽迎進祖國》、《邊關軍魂》、《和平年代》接連響起。
軍人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兵的人》、《強軍戰歌》
表現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繼承革命先烈英勇戰鬥的光榮傳統、保衛祖國的堅強意志和矢志改革強軍的堅定決心。
經典抗戰歌曲《喀秋莎》再度響起,把軍人們帶入到了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把對法西斯的憎恨和對和平生活的憧憬變現的淋漓盡致。
中俄兩**人的聯袂演出,引導著人們回眸歷史、展望未來,備感責任重大。
王亮:“作為守望和平的軍人,一定要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在強軍征程上闊步前行!”
0136 誓讓軍人成為全社會最尊敬的職業(為舵主德意志紅軍加更)
0136 誓讓軍人成為全社會最尊敬的職業
王亮是在文藝晚會結束之後接到李展秋電話的。
面對李展秋的請求,王亮自然而然的答應了。
《國家英雄》,這個節目聽著就帶勁。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的人,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闢國家發展新道路的人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
崇尚英雄,尊重英烈。
這本來就該是每一箇中國人應有的覺悟和擔當嘛。
這樣的任務,王亮覺得自己當仁不讓。
幾天的直播,幾天的故事分享,王亮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尊崇,應該是一種源於內心的自發行為,靠外在的力量是勉強不來的。
軍人之所以被大家認為是最可愛的人,源於老百姓對軍人的普遍認可和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