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4部分

利的北大門。

於是,在柏林被蘇軍攻陷、希特勒服毒自殺的訊息傳來之後,惶恐的義大利人就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推翻了因為屢戰屢敗而人心盡喪的墨索里尼,然後宣佈退出戰爭,希望獲得一個“體面的和平”。

但非常遺憾是,再接下來,這些天真的義大利人並沒有等來“體面的和平”,而來迎來了美軍和蘇軍的南北對進——蘇聯迅速成立了北義大利方面軍,在科涅夫元帥的指揮下,翻過阿爾卑斯山大舉南下;而駐歐美軍司令艾森豪威爾,在得到訊息之後,也帶著美英聯軍,從之前佔據的西西里島渡海北上。

面對來勢洶洶的盟軍,沿途的義大利軍隊已經因為羅馬的政變和投降宣告,而宣告自行瓦解,根本未作任何抵抗,就紛紛解散或投降。盟軍的進攻變成了和平接管與武裝遊行,直到雙方在羅馬“會師”。

——翻開詞典,“會師”一詞,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友軍部隊在戰地會合。但在羅馬“會師”的蘇軍和美英聯軍,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友軍的架勢。雙方剛一遭遇,就爆發了小規模的武裝衝突,隨後雖然沒有讓衝突擴大化,但也各自搶佔據點,隨時保持著戰鬥準備,劍拔弩張地在義大利的土地上互相對峙。

然後,義大利就以羅馬為中心,被蘇軍和美英聯軍給分割成了南北兩半。蘇聯在北方扶植意共,組建北義大利的紅色政權。美國則在南方籌集“自由義大利政府”。原來的義大利國王被廢黜,墨索里尼被押送到了倫敦,準備審判其戰爭罪行……雖然這樣任人宰割的局面,讓義大利人感到很是沮喪,但是,能夠不用讓家園化為焦土,就這樣告別戰爭、恢復和平,似乎也算是一種小小的確定的幸福了。

然而,就連這樣小小的確定的幸福,眼下似乎也有淪為泡影的可能——再接下來,隨著蘇軍和英軍為了法國紅色政權的生死存亡,在法國和低地國家大打出手,義大利半島的空氣也陡然變得緊張。

雖然因為科涅夫元帥的剋制和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彈壓,並且刻意將英軍都調出了羅馬附近的對峙線地區,駐紮在羅馬的美蘇兩國佔領軍,目前暫時還勉強保持著和平,就連那個喜歡放狠話的巴頓將軍,也沒有做出什麼實際的挑釁舉動。但事實上,就連街邊賣報的老頭大嬸都知道,只要雙方一旦徹底談崩,白宮下定決心要跟克里姆林宮反目,那麼羅馬就會瞬間變成戰場,在各國佔領軍的炮火中化為灰燼。

悲哀的是,在這場隨時有可能在義大利爆發的戰爭之中,卻根本沒有義大利人出場的角色。

在義大利軍隊已經被解散的現狀之下,美軍和蘇軍似乎都認為,義大利人的意見根本不重要,他們所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協議書上簽字蓋章。

此時的義大利人,忽然間就體會到了,若干年之前那場慕尼黑會議上,捷克斯洛伐克人胸中的心情。

總之,所有人都帶著忐忑的心情,各自翹首以盼,等待著莫斯科、華盛頓和倫敦的最終決斷……。

而無數閃爍的照相機鏡頭,則讓歷史上的這一天被膠片銘記,也把紅色巨熊的咆哮傳向世界各地——截止到目前為止,所有膽敢直面這頭巨熊的對手,不是已經被埋進了墳墓,就是正在熊掌前瑟瑟發抖……

※※※※※※※※※※※※※※※※※※※※※※※※

法國中部,奧爾良

此時,奧爾良這座因為聖女貞德而聞名的城市,已經是一片戰火肆虐的破敗景色,被炮彈洗禮過的教堂門前,一縷青煙正在嫋嫋升起。倒塌的房屋和遍地的彈坑,給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慘烈的色彩。

一隊隊在郊外防線上被擊潰的法軍士兵,正在三五成群地向城內潰退,然後亂糟糟地聚集在一處廣場上。其中既有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志願軍,也有貝當元帥旗下的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