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美國開戰的時候,整個日本海軍上下當真是人人心頭打鼓,腿腳發軟。
可問題是,不跟美英開戰,就不能奪取南洋的石油,不奪取南洋的石油,“支那戰場”就要崩掉。雖然這種為了維持戰爭而必須擴大戰爭,因為打不倒一個對手而必須去招惹更強的對手開群嘲的事情,讓海軍上下真的很想罵娘,無奈陸軍已經在“支那戰場”損失了數十萬人,徹底打紅了眼,根本不可能輕易撤退。如果海軍鐵了心地不支援對美開戰,陸軍和那些右♂翼團體可能會因此發動兵變奪權,海軍根本無法抗衡。
——二戰時代的日本黑龍會之類“有活力的社會團體”,可不是戰後日本那種要靠朝鮮人穿軍裝當打手的爆笑團伙,而是真的拿著刀子就敢上街砍人的正牌殺人狂“熱血志士”……
按照當時日本海軍高層的內部評估,如果事態當真如此發展,那麼在數月之內海軍就會被陸軍鎮壓,其結果依然是對美開戰,只不過這時候海軍徹底喪失自主性,完全成了陸軍的附庸而已——這還是好的,而海軍的很多頭頭腦腦們,到時候說不定還會被那些激進的陸軍馬鹿當成奸賊給天誅了。
結果,即使明知道對美開戰是個大坑,但海軍還是不得不捏著鼻子往坑裡跳。
接下來,隨著“萬歲!萬歲!”的口號和飛揚的太陽旗,日本帝國的兵鋒一路殺到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創下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空前偉業。面對著這麼偉大的勝利,大本營的氣焰萬長是理所當然的,在一些公共場合發表一些樂觀言論也是理所當然的,偶爾誇口說要打到倫敦活捉丘吉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認真地解答:在一片大好形勢之下,日本海軍,不,日本帝國的真實戰略目標究竟是什麼?
正確的答案居然是:不知道!
按照常理來說,任何一場戰爭在發動的時候都應該有個目標,比如說美國獨立戰爭是為了擺脫英國統治,中國抗日戰爭是為了恢復合法版圖。封建時代的很多戰爭則是圍繞著皇位或王位——能不能實現目標暫且不提,總歸得要有個明確的努力方向,然後大家才好圍繞著這個方向出謀劃策,跟敵人鬥智鬥勇。
然而,跟戰略目標明確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不同,在規模更加宏大的太平洋戰爭之中,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戰略目標,自始至終,所有的大本營檔案裡都沒有定義過什麼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根本就是渾渾噩噩地在憑著本能打下去——連什麼是勝利都不知道的戰爭,怎麼可能打得贏?
——關於這個問題,鈴木貫太郎曾經在私下裡跟東條英機首相有過一番探討,最後的結論是自己人根本沒法達成一致,只能等著敵人主動提條件,最好是自費買好狗糧項圈閹狗刀排著長隊來求著給日本當狗……
對此,鈴木貫太郎除了翻白眼之外,就根本不知道該做出什麼表情了。
結果就這樣昏頭昏腦地打了四年,雖然憑著一系列被全世界公認為是奇蹟,連日本人自己都感到匪夷所思的海戰勝利,帝國海軍硬是扛住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一次次強攻,但和平的曙光還是遙遙無期。
更要命的是,南洋前線的勝仗打得越多,帝國海軍上下反而越膽寒——都打死了那麼多美國佬,消滅了那麼多戰艦和飛機,光是擊沉的敵艦噸位就遠遠超過聯合艦隊的總和了,美國楊基佬怎麼還不跪?但美國人的骨頭就是比金剛石還硬,海軍軍令部怎麼算都覺得已經把他們的血給放幹了,可美國人就是不跪!
屢戰屢敗的美國人還能繼續硬撐,而屢戰屢勝的日本帝國卻漸漸吃不消了,日本的工業基礎畢竟單薄,哪怕有從南洋掠奪來的物資給本土輸血,哪怕有從蘇聯秘密購買的商船彌補運力缺口,但是在進行了整整四年的太平洋戰爭之後,人力物力還是都已經被透支到了極限。偏偏財閥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