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又為了什麼?難道說他已經知道了我的出身來歷?是以才唆使紀綱用此卑劣手段,非欲置我於死地不可?君無忌只覺得遍體奇熱,萬難寧靜下來,一顆心幾乎為之粉碎了。
有關他離奇的身世,這個世界上,除了他的親生母親,與他本人之外,只怕再也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
事實上他那個自從稚齡即與判袂的母親,對自己又知道多少?自己是死是活,她知道嗎?甚至於母親本人,至今是否還在人世,也在未知之數,果真如此,能確知自己身世的,便只有自己一個人了。
君探花,君無忌!誰又能想到,這個浪跡流花河畔、餐風露宿的野人,竟然是當今皇帝的親生兒子,說得實在一點,他的真實姓名應該是“朱高爔”,乃當今永樂皇帝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最小的一個兒子。
原來永樂帝共有四子,依序為“高熾、高煦。高燧、高爔”,高熾即今日“太子”,高煦受封“漢王”,高燧封為“趙王”,只有最幼的高爔,生來可憐,不及受封,便自“夭折”了。不只是“高爔”生下來就“夭折”了,他那個可憐的母親“姜貴妃”也“早死”了。
這些都是傳自朝廷的事實,距今不過二十來年光景,有心人認真追思起來,應該尚稱清晰。
傳說的情況是,高爔幼年是以“風疹”而暴卒的。他死後的第三年,姜貴妃住處寢宮“春暖閣”忽然著了一場火,姜貴妃不及逃出,便活活燒死其中了。
今日皇帝,當日還是“燕王”的朱棣,對這位貴妃,極其疼愛,曾為此事“三日不語”,可見其愛之深了。
據說這位貴妃出身於精通“天仙”玄奧武術的軍功世家,有一身傑出的武功,人又長得美,是以極得朱棣寵愛,想不到如此不幸,生了“早亡”之子,自己更不幸,竟會葬身於火窟之中,真個匪夷所思,令人大生太息了。
以上是見諸朝廷的公報傳說。卻有那好事之徒,暗裡散佈謠言,說是皇帝那個最小兒子“高爔”,其實並沒有死,那猝卒的“高爔”,不過是買來別家原已生病快死的兒子,真的高爔,早已為其母送走了。
還有人傳說,姜貴妃也沒有死,大火之初,早已施展神技逃之夭夭,燒死的只是不及逃出的宮人……
荒誕不經的傳說,似乎不值智者一笑,聽過不就算了,哪裡還能當得了真?
偏偏這一次例外!這些被視為“無稽”復“荒誕”的傳說,竟然是再真實也不過的事實!卻似乎只有萬幸還活著的“當事者”本人心裡有數了。
君無忌緩緩抬頭,仰視著銀河星系的天際,只覺得心裡像是壓著一塊萬斤巨石般的沉重。每一次,當他不自禁地想到自己這“不幸”卻又“不幸中大幸”的身世,想到這萬萬不能為外人道及、勢將隱秘終身的“身世”時,一霎間,空氣裡便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巨大手掌,緊緊的扼及他的喉頭,且是越收越緊,以至於有“窒息”的感覺。接下來便像是天旋地轉的一陣子打轉,那種感觸,簡直彷彿是自己已經死了。
那種滋味真比死還要難受得多。他已付出了太多的容忍與超乎常人不知凡幾的堅毅,才能平安地活到如今。一個人,渺小的人,何能想象出抵擋得住如此巨大的內心壓力!
果真他生性愚魯,倒也罷了。果真他以前所謂真的“死了”,倒也好了。他卻“不幸”
的既非愚魯,更還健在,而最大的痛苦卻來自他不能與現今的生命取得一致與苟同,這便每每陷他於痛苦深淵,無以自拔。
每當他想到“朱高爔”這個名字,都會帶給他極大的痛苦,這個姓氏對他來說,非但沒有一點點榮譽,反倒有無盡的恥辱。卻又是那麼的陌生,一如天邊的浮雲,毫無實在內涵,與自己這個人絲毫也沒有發生關係。
思潮像澎湃的海濤,一次次地湧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