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奏道:“奏請陛下免林俊一死,罷梁芳、驅逐繼曉!”
比起處斬,罷免與驅逐算是天子勉強可以接受的了,便繼續答應道:“可!”
萬安立刻伏地拜到:“萬歲!”
對此群臣只能吐槽一句:“不愧是著名的萬歲閣老”。但天子與首輔瞬間達成了一致結果,別人就很難再推翻了,否則就是同時挑戰天子和首輔的權威。
眾人暗自嘆口氣,事情確實只能如此了。大勢已定,想借天變徹底除掉奸賊已經不太可能,也不可能為此去伏闕鬧事,能換得梁芳繼曉被罷免驅逐也算可以接受了。
本次廷議就要到此為止,殿中諸公放鬆下來,百無聊賴的等待著天子率先退出文華殿。
正當此時,忽然有人閃亮登場了,一位丰神俊逸的三十七八歲詞臣從班位中出列,朗聲道:“臣有本奏!”
眾人齊齊目視之,原來是頗有名氣的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方清之,也是大名鼎鼎的方應物的父親,不知道他還要說什麼。
方清之不疾不徐,從容淡定的侃侃而談:“依照公論,梁芳、繼曉、劉公皆為天象感應示警之人,但今日朝廷對梁芳、繼曉從輕發落,卻對劉公從重處置,勒令其辭官致仕。未免是內外輕重有別,處事不公!”
這是什麼意思?其他人都有點糊塗,聽方清之這口氣,好像是要替劉珝開脫?
眾人倒不會懷疑方清之有意討好劉珝,這可是方應物他爹,怎麼可能去討好就要下臺的劉珝?只是感到非常奇怪而已。
誰不知道,方家與劉珝向來有宿怨,尤其是方應物與劉珝之間仇結得很深,一個狀元被奪走,比殺父奪妻之仇也就輕上一點了。不然方應物也不會在年前上疏大肆謾罵劉珝,當然正確的說法叫彈劾。
方清之繼續奏道:“朝廷行事大到決獄,小到封賞,首要就是公正!今日何為公正?
臣以為,可同時從重,斬梁芳、繼曉,罷去劉公,此為一;或者同時從輕,罷梁芳、逐繼曉並只責罰劉公,此為二!
如果陛下不肯斬梁芳、繼曉謝罪上天,那也不該從重處置劉公,否則有違公正之義!”
成化天子只要能保住梁芳、繼曉等人性命,對舊日劉老師的去留當然沒有什麼太大執念,便垂詢道:“卿以為又該如何?”
方清之回奏道:“可遷劉公為文華殿或武英殿大學士,仍留其在內閣效力,或可將功贖罪。”
這倒無所謂,成化天子點頭道:“可!”
天子一言既出,站在金殿中的方清之影像陡然高大了幾分,看在諸公眼裡光輝奪目。。。。。。
群臣深深被方清之折服了,這心胸,這氣度,非常人也,不愧是宰相肚量方清之,不愧是天留春色在方家!
之前沒有人能收穫什麼讚譽,唯有這位最後登場的人,才像是今天的主角啊。(未完待續。。)
ps: 第三更!
補完更新求月票!
這月票不求不行啊,不求就是嘩嘩的掉名次!分類前六不穩啊,請諸君助我再前進幾名!
。(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八章 “眾望所歸”
說實在的,拿劉珝頂缸以至於罷官,在許多大臣看來確實有點過重的嫌疑,未免生了幾許兔死狐悲之感。
但在天變背景下,這差不多已經是最簡單最和諧的辦法了。而且先前又被項大御史嚇唬過,誰要給劉珝幫腔,那貌似就是自尋死路。
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當事人方應物或者方應物他爹能幫著劉次輔說話了。也只有這兩位出面,才不會被別人看成“褒美執政大臣德行”。
但沒人對此抱有指望,方家與劉珝不說仇深似海,那也絕對是隔閡極深,怎麼可能會拉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