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洋派陷害的盛宣懷就成了替罪羔羊,不但革除了一切官職,還被軟禁在了山東。 ; ;這一切都是徐世昌和袁世凱事先預料好的,否則他們也不會臨時將北洋軍調回天津,故意製造江南兵力空虛的假象,因為在他們看來,現今清廷之內除了袁世凱以外,唯一一個能夠支撐大局的人便是盛宣懷。 ; ;以盛宣懷的能力和威望,完全可以穩住清廷陣腳,盛宣懷不除,袁世凱便很難出山,即便出山了,也無法掌握清廷全部實權。
隨後事情的發展,如徐世昌預料的那樣進行著,清廷雖然派遣了駐京新軍前往江南,但是依舊完全無法扼住**軍的勢頭,於是清廷便將視線放在了精銳的北洋軍身上。 ; ;這時徐世昌便上摺子,要求讓袁世凱官復原職,而載灃和奕匡也不是傻子,自然不願意讓袁世凱這樣一個強權人物回來,毫不猶豫的便駁回了徐世昌的摺子。
於是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軍將領=無=錯=小說=m。=QuleDU=立刻以清廷未給軍餉為由,斷然拒絕南下平叛。 ; ;北洋軍的這個藉口拿捏得非常微妙,若是清廷國庫有錢,又何必推行那鐵路國有政策。 ; ;可是為了堵住北洋軍的藉口,載灃和隆裕硬是將宮廷內地金銀器具融化掉化作金銀錠來充作軍餉。 ; ;雖然有錢了,但北洋派的真正目的並未達到,於是乾脆耍賴聲稱軍餉不足依舊不願意出兵。
清廷被逼無奈,最終只好順從北洋派的意思,請袁世凱出山,讓其官復原職。 ; ;繼續任內閣大臣兼欽差大臣。 ; ;然而袁世凱很清楚這都是虛職,跟他心中所想的職位相差甚遠。 ; ;於是便繼續以養病為由,婉拒出山。 ; ;眼看著**軍越來越強盛,清朝就要亡國了,載灃和奕匡最終無奈的答應袁世凱的要求,讓其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節制陸海軍,此刻袁世凱正式掌握了清廷地軍政大權。 ; ;成為了清朝的無冕之王。
袁世凱回京之後,做地第一件事並不是派兵南下,而是以護衛清廷為由,將早已厭倦官場的載灃趕下了攝政王的寶座,然後又將奕匡軟禁在親王府裡,對朝廷各級官員來了一次大換血。 ; ;直到他感覺京城已經穩定之後,便立刻將段祺瑞從江北都督的職位上調過來,率領北洋第一軍開拔南下。 ; ;協同早已在南方等候的馮國璋一同攻打南方**軍。 ; ;曹錕所領北洋第三鎮以及已被龍進寶掌握的北洋第一鎮兩部人馬,分別被派往了陝西和山西兩地,鎮壓**軍。
段祺瑞和馮國璋不愧為當世名將,曹錕和龍進寶也當得起悍將之名,北洋軍更不愧是中華第一軍。 ; ;不過十餘天的時間,山西、陝西兩地地**軍便被完全鎮壓。 ; ;而安徽、江蘇等地絕大部分都被奪回。 ; ;**軍可謂是節節敗退,就連整個**軍軍事實力最強、由黃興請自坐鎮的武漢,也在北洋軍到來之後,迅速的被奪取了漢陽、漢口兩大鎮。
然而就當眾人全都以為袁世凱會揮兵渡江,把江南全境收服之時,一封封電報卻落在了各軍統制的手裡,上面只有八個字“停止進攻、原地待命”。 ; ;北洋軍的這一舉動不但讓清廷感到詫異無比,就連**軍也茫然一片,而袁世凱給出的藉口卻是**軍太強,北洋軍損失慘重。 ; ;需要朝廷增加軍費。
誰都知道這不過是一個藉口。 ; ;可是清廷卻又不得不正正式式的拿它當回事,立刻發行愛國公債。&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