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多位將領卻與愛新覺羅家族結親,成了端郡王載漪的孫女婿。
載漪之孫毓運曾憶及,上世紀20年代末,他的幾個妹妹都在蘭州女一中讀書。一次,他六妹和同學黃寶貞(女一中校花)去蘭州最大的綢緞店明義號買料子,碰巧遇見也來逛商店的七、八、九妹。黃寶貞當即熱情邀請她們去家裡作客。黃當時已婚,丈夫張允榮是甘肅省財政廳廳長。幾個女孩拗不過黃寶貞的盛情,便跟著她一起去了。
黃寶貞的家安在省財政廳後院。她們路過客廳時,恰巧張允榮也在接待客人,當中有西北軍高階將領門致中、孫連仲、馮安邦等。這三人當時還是光棍,見一群穿著很講究的旗袍的女學生穿堂而過,不免一時分神,動了雜念。事後便屢託黃寶貞打探底細,再請媒人去提親。後來,毓運的九妹和門致中、八妹和孫連仲、四妹和馮安邦、十妹和魯崇義等在蘭州訂婚,這是1930年的事情。再後來,門致中調任寧夏省主席,孫連仲任青海省主席。
完婚以後,門致中、孫連仲等有一次和毓運閒聊時談起,與端王家結親,是一種巧遇的“天作之媒”。
奉系軍閥湯玉麟曾在張作霖手下當軍長,後任熱河省主席。此人嗜色成性,妻妾成群。平泉縣警察局長單某投其所好,在平津蒐羅多名手段出眾的交際花做姨太太,然後送到湯府應酬,陪酒陪睡。湯的兩個兒子知道後,也給單打電話或直接派車去接,將單的姨太太請來自家陪著抽菸喝酒打牌睡覺,一玩就是十天半個月不回家。後來湯的孫子也知道了,單的這幾個姨太太又去伺候湯家的孫少爺。如此祖孫三代爭著和幾個美人歡聚,卻不聞醋海風波。這在當年,是一樁熱河全省盡人皆知的風流鬧劇。
抗戰期間,曹聚仁作為戰地記者,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一天深夜,他在皖南一個小鎮的飯鋪和夥計攀談,夥計說鎮上沒旅館,樓上有一個房間,只能和別人搭鋪,曹也只能答應下來。他後來回憶說:“房中有兩張床,右邊那張床,住著中年婦人,帶著一位16歲少女……我走得很疲乏,吃了晚飯便睡了。哪知到了半夜,那婦人一定要她女兒睡到我的床上。那少女一聲不響,真的睡到我的身邊來了。也就糊里糊塗成其好事了。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欠了飯店六塊大洋,身邊又沒一文錢,只好聽夥計的安排,走這麼一條路了……第二天早晨,我便替她倆付了房錢,叫了一輛獨輪車,送她倆上路,還送了十塊錢。她倆就那麼謝了又謝,把我看作是恩人似的。臨別時,那婦人暗中塞給我一方手帕。我偷偷地看了,原來是猩紅血跡的白手帕,我當然明白是什麼了。”晚年,曹聚仁在回憶之餘總結說:“希望讀者不必用道學家的尺度來衡量這一類的課題;在戰時,道德是放了假的。”
作家姚雪垠早年入河南大學預科後,暗戀同班一個長相和成績都很出眾的女生。這是上世紀20年代的事情,那時在開封這樣的內地城市還不興自由戀愛,男女生之間界限分明。姚自始至終沒有任何行動,只停留在單相思階段。但他就此寫了一篇小說,完全採取心理描寫的手法,這大約是國內較早的一篇“意識流”小說。令人有些遺憾的是,姚雪垠為避免日後相見時的尷尬,並沒有把小說捅出去發表。
女畫家潘玉良本姓張,生在揚州,父母早逝,後被舅舅騙到蕪湖,賣給了妓院。1912年初夏的一天晚上,蕪湖商界在縣城一家飯館給剛到任的海關監督潘贊化接風,張玉良被召來唱歌彈琴。席間潘對張生出好感,被商會會長看在眼裡,事後便把張送到監督官邸,藉以拉攏潘贊化。潘就勢收留了張玉良。張從良後,與潘結為夫妻,先去上海,又到海外,受到良好教育,成為名噪一時的畫家。
1927年2月11日,梁實秋和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歐美同學會舉行婚禮。儀式過程中梁實秋因戒指太鬆或手指太細不慎把戒指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