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僅讓李煦在朝中任職,還給寇驍封了個大將軍的頭銜,也是要上朝聽訓的。
冬日本就天亮的晚,兩人趕到太極殿時天還是黑的,但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正揣著手三三兩兩的聊天。
李煦住在皇宮裡可以晚起一些,如果住的遠的官員也不知要起得多早,虧得現今大家晚上沒有娛樂活動都睡得早,否則誰經得起這樣折騰。
凌晨的刺骨寒風不是吃素的,不少官員面色發青,頻頻跺腳,李煦的到來讓他們轉移了注意力,紛紛上前與他見禮。
「順王殿下……」
李煦掃了一圈,太暗了看不清人臉,不過從身上的官服能看出都不是什麼高品級的官員,也是,高品級的那些都可以入偏殿等候,會需要等在寒風裡的也只有五品以下的官員,大朝會時他們要在門外聆聽聖訓。
「各位大人辛苦了,天氣寒冷,可莫要凍著了。」李煦轉頭吩咐跟著的小太監,「去給各位大人倒杯熱茶來驅驅寒,再每人發一個厚一些的蒲團。」
這時候上朝都是跪坐著的,這些小官只能跪在門外,只有一頂屋簷,無法阻擋寒風,跪上一兩個時辰人都去半條命了。
大家沒料到順王一來就給他們發福利,頓時恭維的更誠心了,「多謝殿下體諒。」
「你們不必謝本王,此乃父皇囑咐的。」李煦可不敢一來就被冠上拉攏人心的帽子,只當自己替皇帝做好事罷了。
但官員們心裡有數,皇帝不是對他們不好,而是歷來就是如此的,高坐在龍椅上的人又豈能體會到門口寒風的凜冽?
這些官員許多是這幾年才晉升的,沒見過順王殿下,心裡感慨:順王果然如傳說中一般仁慈善良,就是不知是否過於軟弱,否則定是明君。
李煦沒有與他們寒暄太久,帶著寇驍步入大殿,他時辰卡的準,此時各位大臣也已列隊站好,就等著皇帝駕臨了。
李煦是第一次參與到這種級別的朝會中,原主身為太子時是有參加的,只是那畢竟是存在記憶中的場景,與自己親身經歷不一樣。
他甚至不知自己該站在什麼位置,這就有點尷尬了。
好在有小太監來引路,他的身份擺在那,無疑是站在朝臣之上的,而在他身旁,也是大燕王朝的頂級官員體系,三公九卿環繞,每一個站出去跺跺腳都是能動搖國本的人。
魏丞相李煦見過,但薛太尉和御使大夫陳陽練他並不熟悉。
他的視線與薛太尉對上,後者噙著笑大大方方地行禮:「殿下安好,多年不見,您風采優勝當年。」
「太尉大人過贊了,您看著也風采依舊。」
李煦從貪墨案中脫身而出,薛太尉卻依然是嫌疑人之一,這段時間差點愁白了頭髮,哪來當年的風采?
「殿下下朝後可有空與下官小坐片刻?」
李煦知道他想問的是什麼,打趣道:「難道太尉大人有好茶請本王品嘗?」
「哈哈,誰都知道如今全大燕最好的茶就是出自南越,怕殿下看不上下官家中的俗物。」
「那你可錯了,只要是好茶,哪裡出產的都行,喝慣了巖茶,品一品其他茶也是好的。」這就算答應薛太尉的邀約了。
兩人說話並沒有壓低音量,周邊的大臣們都聽到了,自然也聯想到了薛太尉與三皇子的關係。論起來,這兩位本該是敵對陣營的,也不知三皇子是如何操作的,硬生生將自己的老丈人推給了順王。
還有個同樣有眼無珠的人,就是郎中令安大人了,本該是順王的岳父,可卻退了這門親,白白便宜了南越寇家,順王如此風采,別說是做正妃,就是做側妃也該笑醒了,哪有女子會不喜歡順王這樣的人物?
真真是有眼無珠啊!
寧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