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1頁

書館和印刷廠同時在建,前者因為宣傳到位,又是上好的位置,因此全城百姓都關注著這事,而對寒門學子來說,這無異於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他們恨不得在家裡給王爺供長生牌了。

至於印刷廠,地址選在西郊,在一片工業廠房裡這個印刷廠面積不大,招的工人也不多,因此低調地很。

自從得了劉總管的話後,孫家送來的家奴們就天天聚在一起想法子改進印刷術。

以前在孫家時當然也是想過的,但主家並不看重他們,也不在乎印刷時間和數量,反正都是虧本的,多虧一點少虧一點沒什麼差別,也因為此,他們幾人在孫家被人看不起,一群吃白飯的奴才,一點作用都沒有,誰會喜歡他們呢?

但劉樹的話如同當頭棒喝,把他們都敲醒了,他們要給王爺做事了,那就等於給整個南越做事,王爺要印很多很多的書,要建一座全免費的書館,讓每個人都能借到書看,這在他們看來是要流芳百世的大善事啊,他們可不能給王爺拖後腿。

而且李煦真的找了個時間親自接見他們,和他們面談了印刷技術上的問題,還總結出了幾點能改進的地方。

一是目前印刷的排版太慢了,這幾個人中只有兩個識字,每回就靠他們一個字一個字地排版,而且還要反覆檢查,等印完了一頁再排下一頁,如此反覆,可以說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了。

二是書籍裝訂全靠人工一頁一頁地貼上,最後用針線裝訂,封面還得等東家親筆手寫,這麼一來,印一本書的時間和抄一本書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針對這兩點要怎麼改進李煦已經有想法了,但他還是讓幾個工匠自己回去想想,如果能提出有效方案,那麼印刷廠建好後就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如果連一點策略都沒有,李煦也只能打發他們做普通工人了。

至於印刷中的其他技術問題,比如用什麼墨,什麼紙,李煦就不管了。

七個人中真正主事的就是那位年紀最大的老人家,大家叫他程師傅,此時,他與同伴們坐在一起商討:「要加快排版速度其實不難,多加人手就行,要是能給咱們幾十個會識字的助手,每人負責一頁內容,一本書下來也許一天時間就足夠了。」

一名面板黝黑的中年男子搖頭道:「這不可能,上哪兒找那麼多識字的人?有這份本事,誰還來做這等活計?」

程一山年紀最小,對生活工作有最大的熱情,而且平時到處跑,聽過的訊息也多,他說:「怎麼會不可能?王爺建了兩所私塾,收了好幾百個平民家的孩童進學,他們都要學會寫字和算帳才能畢業的。」

「那又怎樣,他們這樣的人能給咱們做小工?美的你。」

程師傅打斷他們,「不管這些,咱們只負責想法子,至於能否做到那是王爺的事,王爺只讓咱們想方法改進而已。」

程一山急忙點頭,「就是,王爺無所不能,這點小事難不倒他的。」

如果放到現代,程一山這種應該就是骨灰級的腦殘粉了,可以和劉樹組成粉絲團。

「還有,排版完要輪換校驗,不能出一點差錯,否則事後發現全部返工,那損失就大了。」

眾人有過這種經歷,知道有多嚴重。

程師傅為難地皺起眉頭,「此外,裝訂上如何改進老朽真的想不出來,你們有什麼意見嗎?」

之前那中年男子道:「聽說王爺手下匠人無數,不如讓他們想法子。」

也有人說:「有人手就很快啊,咱們以前只是沒人而已,我一個人一天可以裝訂二十本,新手一天十本的話,十個人就有一百本了。」這個數量在他看來已經很多了。

畢竟孫家的書局最暢銷的書也達不到一百本的銷量。

「這說等於沒說,什麼都靠人數解決,那得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