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伴隨著士兵們的手指頭扣動扳機,擊錘撞擊底火引燃火藥,將槍膛內的鉛彈發射出去。

但見這一排火槍的槍口處噴出一團團或白或黑的煙霧,有的甚至都能噴出火焰,這些都是因為發射藥裝填多了或少了導致的結果。

三十米外,是密密麻麻的人形標靶。

這些人形標靶很特別,跟後世人們所熟知的靶場大不相同。很多後世打過靶的人都知道,靶場上一般只有一排畫著圓圈的凸型環線靶,而且彼此間隔很遠,打靶距離一般也是一百米。

對靶場的改進,並非李衛國心血來潮,而是在他研究了火槍時代的線列戰術後親自做出的慎重選擇。

在火槍年代,你讓一個士兵打出多少環的成績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滑膛槍,當彈丸出膛後,在二三十米內或許還能保持直線射擊,一旦超過三十米,子彈就亂飛了,打環數那只是高精度步槍的專利,所以李衛國不使用凸字環線靶,而是貼近實戰要求,使用人形靶子,只要上靶即算合格。

同時,靶場上一共有五百個人形靶,按照清軍一個營的標準建制,按照戰場上兩軍對壘時的陣型進行排列,貼近實戰要求。

李衛國這樣安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士兵們看看他們到底能夠打中多少個人型靶子,在此基礎上查驗上靶子彈數目,再除以三,基本上就能估算出這批新兵的在戰場上的實際戰鬥力了。

至於為啥要除以二,其實很簡單,任何一支軍隊平時訓練射擊上靶率假如是一百,到了真正的戰場上就會受到到各種戰場氣氛(比如膽怯)的影響,使其不能發揮正常水平,這也是為什麼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下來,雙方消耗幾十萬發子彈,最後結果卻發現沒打死幾個人,如果按照平時訓練那樣幾發子彈打死一個敵人,那豈不是天下無敵了?按正常分析,老兵能發揮60%的平時水平就算厲害的了,新兵能發揮30%就算及格了。

李衛國就是要知道他的部隊的實際戰鬥力,所以他才會這樣進行打靶訓練。這樣他才能評估什麼樣的敵人可以打,什麼樣的敵人要暫時避讓,否則就是找死了。

“砰!砰!砰!”

這時,第一隊射擊完畢,第二隊迅速開火,接著是第三隊。三隊之間進行輪換,一共射擊了三輪。

“停止射擊!”

“報靶!”

過了一會兒,報靶人員清點完畢。

“25發上靶!”

聽到這個結果,新兵們不知道怎麼回事,還在小聲嘀咕是誰打中了。

可他們的指揮官就臉色鐵青了,罵道:“瞎嘀咕什麼?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你們已經全軍覆沒了!你們的敵人有五百人,可你們只打死了二十五個人。而敵人只距離你們三十米遠,你們三輪射擊過後,他們就端著刺刀衝到你們眼前了。剩下的四百七十五個敵人,他們將用刺刀將你們這兩百人全部殺死。”

新兵們頓時嚇得臉白了,紛紛露出了沉重表情。

“叫你們開槍時把槍口壓低,看看你們子彈都打天上去了,你們來這裡事打人的不是打鳥的!還愣著幹什麼?每人一千個俯臥撐!讓你們不長記性!”指揮官很是生氣的罵道,接著開始體罰士兵。

這一切都被塔臺上的李衛國看在了眼裡,他發現不論是老兵還是新兵,射擊的上靶率都不高。

一開始他沒有找到原因,於是李衛國自己親身體會一下,很快他發現開槍時如果握不住槍就會令槍口跳起,子彈很容易打飛上天。

隨後李衛國又發現,p1842火槍開槍時,槍口火焰很大,這不單單是火藥裝得多的緣故,而是滑膛槍本身的氣密性就不夠,槍口噴火是必然。他發現連續開槍後,自己的眼睛受不了槍口火焰的劇烈閃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