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是上帝的安排。”布萊德雷給艾森豪威爾的回信,只有這一句。
“高速公路衛兵”,一個新的作戰計劃迅速在美軍陸軍參謀聯席會議中被制定出來。這個計劃的核心詞語就是“反擊”,利用第一次卡利森戰役之後,盟軍相對沉寂的時期,集中力量,在內華達山脈北部高速公路地區對盟軍發起大規模反擊,奪回西線戰場上的主動權。至於最終目標是將盟軍推出內華達防線,還是打回沿海地區,甚或是逼迫盟軍上演一出“舊金山大撤退”,總參謀長布萊德雷上將並沒有在計劃中給出明確指示。
美軍第12集團軍群、第3集團軍群以及加拿大的6個師,總共三十二個師的美、加聯軍在內華達州的奧斯汀迅速集結。
對於美軍的集結,盟軍方面,在5月初時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葉帥在給漢皇關於西線戰役形勢的報告中,比較樂觀的表示:“雖然我軍並無較大進展,但所有戰線上的美軍,都只能疲於防守,他們並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反擊或是進攻戰。”
隨後的戰爭程序證明了“百戰軍神”葉為洵,低估了美國人的決心。但“曼哈頓計劃”無論是在美軍還是大漢方面,都處於最搞保密階段的時候,葉帥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也情有可緣。
相隔不足一百多公里,雙方的大軍在自顧自的按著自己的戰略部署而調動,他們都在為下一階段的進攻做著準備。
第二次卡內森城之戰,在陰差陽錯間註定將是一場矛與矛的對攻大戰。
麥克阿瑟對於“高速公路衛兵計劃”並不贊同,甚至是深表憂慮。雖然,他並不知道“曼哈頓計劃”的存在,但從戰爭的整體態勢來看,這一時期的美軍並不適合發動“孤注一擲”式的進攻。將戰爭的時間拖長,絕對有利於本土作戰的美軍。在盟軍氣勢正盛之時就與之決戰,能打勝固然是好,可……一旦失敗,美軍就將失去支撐防禦圈的精銳軍隊,那時,還有誰能夠阻止盟軍裝甲部隊履帶的輾壓?
可是,在布萊德雷親抵鹽湖城,帶來總統簽字的“高速公路衛兵”詳細的作戰計劃時,麥克阿瑟才知道,他的西部戰區總司令職務已經被撤職,他的西點軍校學弟馬克·威納·克拉克上將奉命接替他的職務。
好吧,接下來內華達防線的勝與敗,不關他的事了。麥克阿瑟盯著杜魯門的親筆簽名,咬著牙,狠狠的吐出了幾個字,“婊/子養的!”
關於麥克阿瑟與總統之間的恩怨,布萊德雷是知道一二的。作為軍人,他也不贊同將一手策劃了內陸防線策略的麥克阿瑟撤職,但是,總統才是美軍的最高指揮官,對於麥克阿瑟的憤怒,他愛莫能助。
事實上,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麥克阿瑟在朝戰不利之後,也正是由克拉克接替了其聯合****總司令的職務。歷史就如同婊/子一樣,在被禍害的面目全非之後,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展現出她曾經的天真與無邪。
這一次,克拉克無緣再與導致他在朝戰後直接退役的彭大將軍過招,那他的“五星夢碎”就有轉機了嗎?
1944年5月10日,第二次卡內森城戰役由美軍炮兵率先打響。拂曉時分,美軍的六千門大炮在經過猛烈的炮火準備之後,兵分三路,在拉森峰、裡諾與卡內森城對盟軍陣地發動突襲:左翼是德弗斯中將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右翼是克魯格中將指揮的美軍第8軍和三個加拿大師;而在中路,克拉克上將親自指揮美軍第12集團軍,並集中了美、加聯軍中大部分的m26潘興重型坦克部隊,意圖在裡諾再次擊敗盟軍,並以裝甲部隊為先鋒,沿高速公路,刺穿盟軍的陣地,直逼薩克拉門託,甚至是舊金山!
“三千年前同祖同宗?貌似大西洋中還有個亞特蘭蒂斯,不知道漢皇有沒有興趣也去攀個親戚。正好,把印第安人也帶去——去海底建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