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他的父母有什麼區別?都是恩主!”

“儒生們只講私德不論公德,最後就會變成手握權力待價而沽的衣冠禽獸!一群衣冠禽獸佔據朝堂,混亂社會,建奴殺過來時候,我們擋得住嗎?”

“如果繼續維持這種只有私德,沒有公德的社會,社會的組織能力就會越來越不堪。百姓沒法種田,士兵沒法作戰,我們漢人就會亡國為奴!”

李植頓了頓,看了看座位上坐著的懵懂少年人們,大聲說道:“然而在天津,我們要建立一個講公德的社會。”

“我們是未來天津的官吏,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其出發點都應該是為了社會整體利益的最優,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優,不是為了對自己好的人最優。”

“如果有收稅的稅吏欺辱小民,哪怕那個稅吏和你交好,你也要挺身而出為小民做主。因為小民被欺負,稅收制度就會亂。如果沒有人站出來說話的話,就沒有一個小民還有動力去挖水井建水利,沒有人去肥沃田地。小民甚至可能會拋棄田地去流亡,投賊。”

“如果有奸人欺負外地來天津做生意的小商販,即便那個下手的奸人是你的朋友,你也該挺身而出為小商販出頭。因為只有這樣,天津的社會秩序才完好,才會有更多的人想來天津經商,讓我們的城市繁榮。”

“這些是身邊的小事。往大處說,如果天津以後打起仗來,有人殺良冒功,你該恪守孝悌忠信而熟視無睹嗎?如果你有公德,就該挺身而出懲罰那些殺害普通百姓軍頭惡徒!”

“如果有公德心,就不會像那些只有私德的儒生一樣,坐視國家的銀子被層層官員貪汙盤剝,無動於衷。”

“一個家人沒有公德心的家庭,會不斷衰敗。一個當權者沒有公德心的國家,遲早會滅亡。大明朝坐擁幾千萬田賦卻養不起十幾萬邊軍,坐擁百萬衛所軍卻打不過幾萬人的建奴,就是因為朝堂上的官員們沒有公德,所以江河日下。”

“你們是我李植的學生,是未來天津的官吏,在天津,我們絕不能再建立一個只有私德沒有公德,只有利益沒有是非的社會。”

“以後在天津,我李植選拔官員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能力強不強,而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公德。有公德的人能力差一些,也可以監督有能力的手下為社會牟利。沒有公德的人能力若是強,這種能力會變成為自己牟利的可怕武器。”

“我們要在天津建立的,是一個人人懂公德,處處論是非的天津。讓天津的每個農民,都能安心地興建水利肥沃田地,種出更多的糧食。讓每一個匠人都能安心地提高手藝,能憑本事發家致富。讓每個小商販都能安心計劃進貨銷貨,在貨櫃上擺滿各種商品,不會擔心青皮來勒索,不會擔心衙役來盤剝。”

“我們要建設的,是一個有公德心的新社會!”

恍如一張張白紙般的少年人們看著侃侃而談的興國伯,一個個激動得眼睛發光。建立一個人人安居樂業沒有欺壓沒有不公的社會,是千百年來漢人的最高理想,這些懵懂的少年人,同樣渴望能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

興國伯如今要帶領大家親手建立這樣一個社會,這讓學生們如何能不激動?

李植笑了笑,說道:“今天是你們第一節課,由《公德課》老師來給你們講‘吏之公德’,學習作為一個官廳吏員,該如何以身作則維護身邊的社會秩序。大家鼓掌歡迎我們的老師。”

在學生們的掌聲中,一個瘦弱的年輕人正了正頭巾,走上了講臺。“同學們,我是你們的公德課老師,我叫。。。”

####

八月二十五,李植坐在總兵府二堂內,和負責創立《天津日報》的“報社總管”桓義華討論日報的種種事宜。

李植要發行大明朝的第一份正式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