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野上下主流觀點是看兩國狗咬狗,畢竟不管是蒙古也好,金國也罷,都是他們的世仇,相對來說,對金國的仇恨還要深一些。
不過接下來蒙古的操作讓南宋朝野上下坐不住了,他們故技重施向南宋借道,要繞開金國潼關黃河防線。
宋人也不傻,他們是想看到蒙、金相持,最好耗幹每一滴血,當然不會借道。
誰知道蒙古根本不等南宋答應,直接攻破漢中,由上庸線進入南陽,繞到了金國腹地,金國人倉促應戰,大敗而歸。
因為蒙古的攻擊,再加上南宋朝野有識之士擔心唇亡齒寒,宋青書終於有了出兵的理由。
本來如果沒有他存在,南宋朝廷雖然憤懣,但多半最後會息事寧人,但如今有了宋青書這種戰神級人物,再加上之前數次大勝,南宋的腰桿也硬了許多。
於是宋青書親率大軍北上,暗中與金國歌璧姐妹聯絡,溝通金國忠義軍諸將,兩國的軍隊完美地合作了起來。
再加上西夏軍隊突然反水,一場決戰打下來,蒙古主力被徹底消滅,舉世皆驚。
南宋這邊的朝廷原本派宋青書率軍北上只是打算讓他延緩一下蒙古進攻步伐,稍微幫助一下金國,讓勝利的天平重新平衡,可哪知道他不聲不響搞了一個大新聞。
蒙古主力被殲滅,西夏又向宋青書投降,如此不世之功,宋青書真的已經到賞無可賞的地步了。
這次又有人提出給宋青書加九錫,再也沒有任何人反對。
朝廷正式的封賞下來,宋青書加九錫,入朝不趨,參拜不名,劍履登殿。
朝廷有識之士知道這對於皇室來說並不是什麼好訊號,畢竟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但宋青書如今權傾朝野,數次大勝過後,在全天下又有著極高的威望,甚至連黃蓉和他之間的事情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麼了,反而覺得黃蓉佔了便宜,一個個都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且宋青書手中直接間接控制的地盤不亞於南宋,無數軍隊效忠於他,因此南宋很多家族、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什麼,但大勢如此,大家也無可奈何,甚至不少人開始主動向他投靠效忠。
畢竟從龍之功實在太誘惑,其他時候也許還有抄家滅族的風險,但如今宋青書已經是南宋事實的皇帝了,還能有什麼風險?
在這個趨勢之下,哪怕最忠於趙宋的大臣、家族也紛紛像宋青書丟擲橄欖枝,畢竟誰都有家有室,有自己家族的利益要考慮。
在這個前提下,宋青書又找了個機會北伐金國,又取得了一場大勝,收復了汴京,舉國沸騰,大宋積弱多年,什麼時候這麼威風過?而且收復汴京也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心願!
阿九、夏青青帶領金蛇營,周芷若帶著揚州綠營,楊妙真帶領紅襖軍徹底併入南宋,但明眼人都知道她們聽命於誰。
宋青書的威名在朝野、民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宋的小皇帝在太傅的授意下,主動提出禪讓,宋青書當然是推辭,三推三讓過後,方才接受了南宋皇帝的禪讓。
改國號為齊,登基為帝,立周芷若為後,阿九、任盈盈為皇妃,為了安撫宋朝舊臣,南宋的幾位公主在後宮中封號也很高,與阿九、任盈盈並列。
接著宋青書繼續北伐,同時不停地派人招降金國,金國之前和蒙古一戰損失不小,這些年的徵戰他們也失掉了大量戰略縱深,再加上如今宋青書實力實在太過強大,他們知道很難抵抗。
之前宋青書是南宋的臣子,金國上下哪怕知道不敵,也沒考慮過投降,畢竟金宋之間的仇恨實在是太深了。
但宋青書建立了新的國家後完全就不一樣了,雙方之間的仇恨不復存在,哪怕民間、南宋皇室有些,但也不影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