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7部分

學家恩斯特阿貝博士,一同研究光學產品的科學基礎原理,終於在1872年聯合制作出了複合式顯微鏡,這也是現代所有複合式顯微鏡的始祖。

此類產品的質量,自然取決於透鏡這個關鍵部件。理論上,研究成果阿貝正弦條件能夠大大地改善透鏡品質。但問題在於,當時沒有足夠強度的玻璃來測試這個學說。直到1879年,30歲的玻璃化學家奧托肖特博士加入進來,才取得了巨大突破,於1886年生產出新型玻璃,製作出了apochromatic_lens消色差物鏡,為顯微鏡的物鏡開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在這種劃時代的顯微鏡創造出來後不久後的1888年,卡爾蔡司去世。其在遺囑中將股權轉移給兒子roderick洛迪裡克。洛迪裡克又將股權出售給恩斯特阿貝,後者在1889年,成立卡爾蔡司基金會。再透過這個機構成立了一個新的集團,做為蔡司一系工廠的所有者。

隨著顯微鏡產品的大獲成功,蔡司的產品線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照相機、望遠鏡等相關領域,進而成為戰爭不斷的時代背景下軍方的寵兒,為德軍生產各種軍用光學產品,比如陸軍和海軍的望遠鏡、測距儀以及射擊瞄準具,空軍使用的轟炸瞄準具等。為了防止生產廠家位置暴露。蔡司在二戰時期還使用了blc這個產品程式碼。

1935年,蔡司改良英國哈咯得丹尼斯泰勒的抗反光塗膜配方,應用到德軍的軍用瞄準鏡、測距儀上後,鏡片不會因為反光而暴露位置。這就是舉世聞名的t鍍膜,其也成為二戰時期德軍的重要科技機密。

正是因為這種無法取代的技術和產品先進性,蔡司成為交戰雙方重點關注的物件。

雖然美國早和蘇聯在雅爾塔密約當中談好了分割德國的條件,位於東德耶拿的蔡司,應該由蘇軍佔領,但喬治巴頓的第三軍團,還是越界侵入了該地區和蔡司公司的工廠所在地德累斯頓,以“協助”為名,把一些技術人員和裝置,以最快的速度,連夜捲走,移轉到盟軍的屬地西德。

其中,被脅迫來的126名科學家與工程師,安頓在美國佔領區的奧伯科亨,蔡司的管理層和頂層控制機構卡爾蔡司基金會,則被移到美國佔領區的斯圖加特,從而最終形成今日的蔡司ag。

當蘇聯軍隊接收耶拿時,只剩下空蕩蕩的廠房和一些美軍帶不走的一流光學玻璃和生產機具。蘇聯人當然不會空手而回,當即以戰爭賠償為由,查封蔡司所有機器,把這些剩下的資源運回蘇聯、烏克蘭、基輔,並將一部分留下來的科學家,用飛機運回俄國,為俄國光學工業效命數年之久民間流傳,老毛子的望遠鏡和刮鬍刀一樣好用,便與此有關。

被兩大巨頭一頓瘋狂掠奪,耶拿和德累斯頓自然是一掃而空,好在身為光學器材生產重鎮已長達近一世紀的底蘊,沒有那麼容易被簡單粗暴地搶走,當地留下的技術人員,重新在東德耶拿恢復了蔡司工廠,也就是唐首富現在虎視眈眈的蔡司耶拿。

在冷戰早期,蔡司ag和蔡司耶拿依然進行著密切的合作,共同研發產品。直到1953年,東德政~府宣佈禁止兩家公司再進行任何合作,蔡司耶拿甚至還失去了出口權,自此兩個蔡司徹底分裂。

西德的蔡司ag隨即重新註冊了蔡司的商標,以防止東德的蔡司耶拿使用。雙方的這種商標糾紛,一直持續到1971年。才透過一份協議,進行約定,達成了妥協。

在西方陣營的市場上佔據著先進地位的蔡司ag,和在東方陣營的市場上佔據著主導地位的蔡司耶拿,由於同源同宗的關係,自然業務相同,產品線非常接近,在望遠鏡、相機、鏡頭等方面有著激烈的競爭。

現階段,西德的蔡司ag是一家規模中等、技術領先的科技公司;東德的蔡司耶拿則屬於規模更加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