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頁

第103章 第一戰(一)

隋大業八年正月,雲集於涿郡的各路大軍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一十三萬,而運送軍需補給的民夫則達到兩百萬人以上。正月初二,大業皇帝楊廣下旨,命左十二軍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右十二軍出粘蟬、含資、渾彌、臨屯、侯城、提奚、蹋頓、肅慎、碣石、帶方、襄平等道。

各路人馬被分作二十四軍,左、右各十二軍,每軍設大將、亞將各一人;受降使者一人,負責奉受招書、慰勞巡撫之職,不受大將節度;每軍下轄騎兵、步兵、輜重散兵各四團,由偏將指揮,各團的鎧,胄、纓拂、旗幡顏色各異;騎兵下轄四十隊,百人為一隊,步兵下轄八十隊。

正月初三,第一軍出發,以後每日發一軍,前後相距四十里,經過四十天全軍才出發完畢。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960裡。煬帝的御營共有十二衛、三臺、五省、九寺,分別隸屬內、外、前、後、左、右六軍,依次最後出發,又連綿八十里。

這樣規模龐大的隊伍,擺出陣勢依次而行。也不知道左右二十四軍規定的各道行程是如何制定的,事實上,就算將輿圖切開來看也找不到二十四條大道來。大業皇帝楊廣將架勢擺開,大軍鋪天蓋地而行確實壯闊無比。史書上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這次出征: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三月,楊廣在懷遠鎮閱兵,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戰前動員。

隨軍士氣昂揚,士氣如虹。

三月十四,隋軍進抵遼水。

在遼水西岸,早早的便有無數民夫搭建起來一座高達兩丈的高臺。大業皇帝楊廣坐於其上觀戰,高臺下則是各國來應邀觀戰的使節。

臺高兩丈,方圓闊五丈,中間位置上擺放了楊廣的寬大座椅,朝廷重臣第次站在座椅兩側。

在高臺的四周,插了九面大隋的火紅色戰旗。每一面戰旗的下面,則分別有一面巨大的牛皮戰鼓。九名身形彪悍的武士精赤著上身,手持鼓槌站在巨大的戰鼓下面,只等皇帝陛下一聲令下,便擂動戰鼓為士兵們助威。

楊廣沒有穿他的黑色帝王服飾,而是穿了一套金光燦燦的甲冑。做工精美鑲嵌了十二顆寶石的戰盔遮住了他兩鬢上已經隱隱可見的白髮,他已經不再年輕,看起來遠不如二十五年前就拜為大隋兵馬都討大元帥的時候意氣風發。那個時候的他朝氣蓬勃,壯志凌雲,揮五十一萬大軍平滅南陳,指點江山。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功績歷代帝王沒有幾個人能夠比得上,誰能在二十歲就完成統一天下的大計?又有哪一位帝王都被四海臣民尊為天可汗?硬生生將強大的突厥人打成兩半,滅吐谷渾,建大興城,開運河,一件一件,足以青史留名。長江天塹擋不住他平定江南的雄心,同樣的,遼水也擋不住他再為大隋添一塊國土的壯志。

雖然,他已經不再年輕,但他依然滿懷的雄圖大計!他要做的不是一個普通皇帝,他要做千古一帝!

小小高句麗,在他眼裡看來不過是個彈丸之地,百萬大軍揮師東進,高元小丑怎麼可能擋得住這浩蕩天威?這一戰,不但要打勝,還要打出泱泱大國的風範來。

坐在高臺上的皇帝,眼神依然凌厲。

他掃視了一眼已經在遼水河畔列陣已畢的大軍,感受著這屬於他一個人的強大無匹的力量。

額頭和眼角的皺紋遮擋住了他曾經英俊的面容,但一身戎裝下的皇帝依然顯得英姿勃勃。握著腰畔的寶劍,大業皇帝楊廣站起來舉步走到高臺邊上,犀利的眼神掃過全場,一時間場面立刻寂靜了下來,他抬起手指了指遠處的遼水大聲問道:「誰來告訴我,對面是什麼地方!」

「遼東!」

數萬將士齊聲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