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了。
……
就在卡羅爾在不列顛的初秋裡找到了春天的時候,史高治卻正在忙著另一件高達上的正經事,那就是建立大學。
克里夫蘭市並沒有什麼太象樣的大學,而在這裡創立一所好大學,在政治、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能帶來巨大的好處。想想吧,如果這家大學的學術地位能夠和哈佛、耶魯相提並論,那麼從這所大學裡出來的學生的影響力就會遍及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而作為他們的校長的史高治,就能透過對他們的影響,對整個的美國施加巨大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力,就是黃澄澄的黃金呀。
而且,史高治也的確有這樣的條件來建立這樣的一所大學了。他是有著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了,頭上頂著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和法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耀眼光環。最近又因為那份從後世抄襲來的《華盛頓倡議》,在社會方面也獲得了巨大的名望。再加上史高治現在非常非常的有錢,再加上在克里夫蘭市,任何政治派別都不能不看著史高治得臉色辦事,而他的盟友加德納憑藉著自己幫他刷出來的聲望,日後奪得克里夫蘭市市長,甚至俄亥俄州的州長的寶座都很有可能。這麼多的有利條件集合在一起,還有什麼理由建不起一座了不起的大學?
史高治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和洛克菲勒商量了一下,洛克菲勒也非常的贊同。於是,大學的建設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大學的名稱。嗯,一開始,洛克菲勒想要把自己的姓氏也放到大學裡去,搞個麥克唐納…洛克菲勒大學出來。但是史高治卻堅決反對,他說,就像做廣告的時候,產品的名字太長,太複雜,受眾是記不住的一樣。一所大學的名字老長老長的,那完全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史高治建議,直接用克里夫蘭城市的名字給大學命名就好了。就像牛津、劍橋或者巴黎大學、哥廷根大學一樣。而洛克菲勒則覺得,作為一所私人出資的學校,向耶魯大學那樣命名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甚至有點懷疑,史高治之所以不願意採用這樣的命名方式,是不想讓他分享到太多的名望。這樣一所大學,無論叫什麼名字,作為發起人的史高治,因為他早已經聲名赫赫,絕對不會被人淡忘的,而自己可不一樣,如果在學校的名字裡沒有自己,也許用不了多久,就不會有幾個人還記得這所大學的出資人裡面還有個自己了。
最後,雙方達成了這樣的一個妥協:擬議中的大學叫做克里夫蘭大學,這將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大學分為兩個主要的分校,一個偏向自然科學,一個偏向人文科學。前者叫做麥克唐納分校,後者叫做洛克菲勒分校。
在麥克唐納分校下面將設定理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而在洛克菲勒分校下面,暫時只有神學院和法學院,大約二十年後才又增加了文學院和哲學院。
接著的事情就是兩樣了——建大樓,找大師。
民國的教育家梅貽琦先生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著過於看重“大師”而鄙視“大樓”的傾向。事實上,至少在理科和工科方面,“大樓”所代表的物質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設想一下,如果連個最基礎的實驗裝置都沒有,就算是把牛頓爵士從墳墓裡挖出來,怕也是搞不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樣的成就的。而且,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對於各種實驗裝置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比如說,後世著名的歐洲核子研究所,如果沒有那些總長度超過27公里,耗電量堪比中等城市的大型加速器,就絕對取得不了那麼多的科研成果。況且,沒有“大樓”,“大師”也未見得就願意來屈就。
對於史高治的設想,克里夫蘭市政府當然是無比歡迎的。在市政府的幫助下,史高治在伊利湖畔買下了一大片土地(這些土地都是公共土地,政府只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