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規定,祖是什麼人,可以不管。但從第二代開始,原則上就只能由嫡長子繼承,除非沒有。如果是嫡長子傳嫡長子,一路傳下來,不曾中斷,那麼,這樣的傳承就叫&ldo;嫡傳&rdo;,這樣的體系就叫&ldo;嫡系&rdo;,這樣的血統就叫&ldo;正統&rdo;,這樣的宗派就叫&ldo;正宗&rdo;。
這就是宗法三要素‐‐
一、父家長制;
二、一夫一妻多妾制;
三、嫡長子繼承製。
但,這跟封建又有什麼關係呢?
好大一個家
關係就在所有的貴族都是世襲。
世襲,就有繼承權的問題。爵位,卻只有一個。所以貴族比任何人都重視宗法。依照宗法制,天子、諸侯、大夫,都只能傳位於嫡長子。其他兒子,包括其他嫡子,連血統都不能繼承。但這些公子王孫,畢竟都是&ldo;貴二代&rdo;,總不能撒手不管,讓他們流離失所吧?
也只有一個辦法:分封。
分封也簡單。天子的嫡長子做了天子,他嫡出的弟弟和庶出的哥哥,就分出去做諸侯,或者留在王國做公卿。同樣,諸侯的嫡長子做了諸侯,他的弟兄們就分出去做大夫。宗法制與封建制,嚴絲合fèng,合二為一了。
結果是什麼呢?
天下為家。
這也是必然的。首先,天子是&ldo;天&rdo;的嫡長子,所以叫&ldo;天子&rdo;。諸侯則是天子的兄弟,大夫又是諸侯的兄弟。雖有嫡庶之分,卻總歸是兄弟。大夫和諸侯,跟天子既然是這種關係,豈能不&ldo;四海之內皆兄弟&rdo;?
當然,這裡說的是姬姓諸侯。但天子與異姓諸侯,以及姬姓諸侯和異姓諸侯之間,卻有婚姻關係。比如姬姓與姜姓,秦國與晉國,就長期通婚,所以婚姻也叫&ldo;秦晉之好&rdo;。這樣一來,天子、諸侯、大夫,不是兄弟就是叔侄,要不就是翁婿、郎舅、連襟、親家。說到底,還是&ldo;一家子&rdo;。
這真是&ldo;好大一個家&rdo;。子女,就是廣大民眾;父家長,則是各級君主。因此,他們理所當然地被分別叫做&ldo;子民&rdo;和&ldo;君父&rdo;。這種稱謂的起源已無從查考,但可以肯定直到明清還在使用,思想源頭則在周。
不過,周天下這個&ldo;家&rdo;,是有層級的。周天子,是皇天上帝的&ldo;嫡長子&rdo;,也是天下子民的&ldo;總爸爸&rdo;。諸侯,是&ldo;二級爸爸&rdo;;大夫,是&ldo;三級爸爸&rdo;。小民則是&ldo;子女&rdo;,所以叫&ldo;子民&rdo;。子女也要&ldo;成家立業&rdo;。他們成的家,是&ldo;家庭&rdo;,一夫一妻,無妾。這些家庭也都有祖宗。以祖宗為統緒,家庭構成&ldo;家族&rdo;,&ldo;家族&rdo;構成&ldo;宗族&rdo;。這些宗族,從屬和依附於大夫,構成&ldo;氏族&rdo;,大夫是氏族的族長。氏族從屬和依附於諸侯,構成&ldo;國族&rdo;,諸侯是國族的族長。國族從屬和依附於天子,這就構成了&ldo;民族&rdo;。這個民族在西周叫&ldo;夏&rdo;,春秋叫&ldo;華&rdo;,後來合稱&ldo;華夏&rdo;。周天子,就是華夏民族的&ldo;總族長&rdo;。
難怪學術界普遍認為,華夏國家和華夏民族的正式形成是在周,只不過這國家和民族被說成或看成一個&ldo;巨型家族&rdo;。
同時,它也是&ldo;好大一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