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4章 登基稱帝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表示對這個所謂的北元“傳國玉璽”的深刻懷疑:“北元汗權勢弱了那麼久,還總是東奔西跑,這個傳國玉璽還能儲存在他們手裡?” 雖然,現如今大明屢屢向北元發兵,其中的一個原因也在於想要奪得北元朝廷手中的傳國玉璽——但是,那是現在。朱元璋不太覺得在經過這麼多年的草原爭鬥和遷徙後,北元的這個大汗手中依舊還有那傳國玉璽。 不過,這個倒還不是重點——不管那個是不是真的傳國玉璽,總之皇太極是有了一個非常正當的稱帝的理由,這就夠了。 也由此,大明將面對一個有著明確的國號和帝號的政權對立的局面。 但這都是外部的情況,以大明當時的狀況,並沒有太多能力去幹涉——朱元璋更在意的還是大明本身。林丹汗雖然身死,但是他的那個“反黃教聯盟”的破滅,最起碼給了朱元璋一個提示:明思宗,崇禎年號,起碼用到了十四年。 十四年啊!十四年! 平心而論,這個在位時間也並不能歸到短暫的那一類中去,十多年的在位時間,不算很短了,甚至已經足夠一些人來上一波改革…… 但是,十多年,十四年過去了,大明竟是半點沒有好轉嗎?竟是一步步看著後金不斷壯大、看著四周的政權和形勢不斷變化而沒有任何干涉的餘力嗎? 對外部情況如此,那大明內部的情況更是可想而知。早在崇禎元年就有了農民起義——好吧,就叫起義算了——看起來,到了十四年,大明境內也沒有恢復安定。 朱元璋一時有些無力,又有些昇華般的平靜之感。 他知道,大明走到了神蹟中的這個地步,絕對不是這個明思宗一人的所作所為所導致的,早在那什麼明神宗開始,大明就已經走向下坡,內部混亂,而外部的那個努爾哈赤不就是在萬曆年間飛速起勢的麼;而更早的時候,在憲宗時候,在衛所制度開始崩壞的時候,大明就已經需要修復甚至變革了。 大明走到崇禎年間的黨爭不斷、邊軍無餉、地方起義、內外交困……的局面,並不是明思宗一人之過。 這些,朱元璋都知道。 但是,他又不能不有些對這個明思宗心生不滿和疑慮:這十四年,他究竟幹了什麼?又達成了什麼效果? ——神蹟確實講過,大明弊病已深;且皇帝有時候即使手握絕對權力,也未必能真正達到想要的結果。沒錯,這些朱元璋也清楚,甚至對於後面這個問題,他更是深有體會。 但是,朱元璋從這段話還看到了另一個角度:這起碼說明,這個明思宗,他並不是那種手中無權、純然傀儡、無力進行政治運作的皇帝! ——雖然有權力也不一定能夠達到想要的結果,但是,起碼,明思宗是有權力的啊! 那麼,他沒能達到想要的結果,一方面是因為大明弊病已深;另一方面,他本人的思路、操作、手段又是什麼樣的? 漢朝,元狩年間。 與劉徹更多在關注政權變動的事情不同,衛青雖然也關注這方面的問題,但作為一個將領,皇太極收服漠南蒙古這件事情更加觸動他的感知。 見劉徹從固始汗對西藏、青海等地的統一問題中收回思緒,衛青神情有些凝重地對劉徹道:“陛下,後金日後恐會借道漠南蒙古以攻明朝。” 本來,後金主要力量範圍還是在東北方向,即使與漠南蒙古多個部族達成聯盟,卻也沒有那麼方便去借道,這一點端看蒙古諸部在初時甚至敢於不回應皇太極的命令就能看出來。 但是,此時林丹汗已死,最大的反對力量察哈爾部也被皇太極收攏,漠南蒙古更是開始推動皇太極稱帝……往後,只會越發恭順有禮,後金也自然能夠借道漠南蒙古來進攻明朝了。 劉徹嘆了口氣,他明白衛青的意思,這種可能已經幾乎是必然。 能說什麼?怪皇太極太過奮進?——後金確實是敵人,也確實應當處理掉,但不可能指望他們不奮進。怪林丹汗太沒能力?——說實話,最初林丹汗本身就不太像是能夠統一漠南蒙古的樣子。怪明朝自己不夠努力?——這個好像確實能怪上一怪…… 十四年了,明朝在幹什麼?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