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開始惋惜曹友聞這一虎將了,也開始為自己的老部下惋惜。 曹友聞想出的辦法好不好?可不可行?可行,某種程度上講,這個辦法已經是曹友聞在趙彥吶的命令下能想出的最好的方法了。 本來若是按照曹友聞的做法,他依靠仙人關之險要,牢牢紮根,必定能夠拖住蒙古軍——起碼能夠拖住一部分,即使闊端堅持打算繼續深入,那剩餘的蒙古軍對於其他州府而言也已經壓力大減。 戰爭,就要充分利用己方的一切優勢,並且盡全力製造優勢。宋軍有仙人關在手,為什麼不充分利用? 但是趙彥吶以上級的權威命令,曹友聞大敵當前也並不想要鬧出內訌的笑話,所以他選擇了聽從。可正如他所言,本來大安的地勢就更利於騎兵作戰,大宋兵馬的數量又和蒙古軍有著巨大差距——即使號稱的五十萬人中有數量不小的民眾。 曹友聞想到了出奇制勝的方法,但以趙匡胤所見,這種方法實際上也不過是搏一個勝利機會罷了:搏一個! 搏一個,聽起來熱血沸騰,但是實際上卻並不是什麼好的情況。 蒙古軍能夠被這種內外夾攻沖垮嗎?城內的守軍是否會在沖垮蒙古軍前,就先被蒙古軍沖垮? 出奇制勝固然好,也固然精妙,向來為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倘若能以煌煌大勢直接壓下,那趙匡胤自然是更願意選擇煌煌大勢,即使可能傳奇性要差上許多。 【很快,闊端帶著蒙古軍隊來到了大安城下。】 【沒有什麼猶豫,蒙古軍直接開始攻城。】 【守城作戰的正是曹友萬,他帶著城內的守軍與蒙古的攻城軍隊激烈交鋒;闊端此次派出的攻城將領是八都魯和塔海,共率有萬餘名步兵。】 【曹友萬判斷時間差不多了之後,便讓士卒們舉起烽火,啟動暗號。】 【曹友聞見狀,將自己的一萬精兵分成三支,親自帶領其中一支三千人前往龍虎頭(龍尾坡),隨後又派出了麾下的統領劉虎,帶著五百敢死士率先向蒙古軍側翼衝鋒,想要藉助出其不意的猛烈衝鋒開啟一個缺口,以便讓蒙古軍陷入混亂。】 【這種側翼衝鋒的方法在歷史上已經實踐過多次,成功的也有多次,但是不幸的是,這一次曹友聞並不是獲勝的那一部分。】 【面對劉虎帶著五百精銳且是敢死士的衝鋒,蒙古軍未見動搖。】 【曹友聞發現計劃遇阻,沒有慌張,而是一邊讓劉虎再次嘗試衝陣,一邊自己帶了三百騎兵埋伏於道旁。】 【但更大的阻礙來了:天氣變幻,風雨齊至,在大風大雨的作用下,道路很快變得泥濘不已,難以行動。】 【將領們覺得這個環境不行,便向曹友聞建議不如等天氣稍好一些後再行作戰。】 唐朝,貞觀年間。 “計劃可以,但是到底宋軍此時此地確實弱於蒙古。”尉遲敬德也為曹友聞惋惜,他跟隨李世民征戰不少,也曾經看著李世民或者其他將領或者他自己帶兵衝擊敵軍側翼——這並不是一個多麼出奇的計策,但想要實施好並不容易。 曹友聞和曹友萬的約定大體上沒有問題,具體的成功機率就要落到實施細節上:蒙古和宋軍的對比情況如何?宋軍的精銳作戰能力如何?蒙古軍的整體水平如何?若是宋軍精銳水平佔優,那自然好;若是伯仲之間或略弱於一線,那宋軍能否超常發揮、或者透過種種手段例如一個足夠勇武的將領來開啟局面?…… 若讓李世民講,即使是他這麼一個慣常喜歡帶著小股騎兵衝鋒陷陣或者誘引敵軍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五百人的衝鋒有點少了——特別是對面的蒙古軍號稱五十萬,而此次攻城的主力步兵有一萬餘人,但這是純粹步兵的數量,其餘非士卒的數量有多少,在步兵後方是否有其他兵力存在…… 再加上,蒙古軍最根本的力量在於騎兵,而這些步兵大約也有著更多的面對騎兵的經驗。 況且,拋下這些不談,單論作為開路先鋒的將領劉虎,此人的勇武也並不能評上最高一流,自然不能憑藉個人的力量強行為宋軍開啟局面。 加上天氣惡劣,幾乎是給宋軍判了死刑,除非宋軍突然如有神助或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