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章 後續變化

明朝,永樂年間。 朱瞻基心頭頓生一股希望:“祖大壽這樣回到錦州,應當是對後金假意投降?” 雖然現如今還只是講到了此處,但是朱瞻基卻是覺得祖大壽應當不會真的幫助皇太極去奪取錦州,他並沒有真的選擇就此歸降。 朱棣沒有否決他的這個想法,這樣的走向並不是沒有可能,相反,可能性還不小。只是,如果祖大壽回到錦州,那他是會直接鎮守錦州,還是調往他地? 以及,大明與後金之間,關於錦州這樣的關鍵要地,必然遲早都會有一場大戰。而若是依照大明最終的結局,以及皇太極那個“為清朝入關掃清障礙”的評語,錦州等地,必然會在他生前被他握入手中。 ——那麼,如果當時祖大壽也還在錦州鎮守,他是會在交戰中戰死,還是未能戰死、再次被俘或者投降? 如果是後者,那麼祖大壽,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一個負面意義上的“名留青史”的結果啊。 而有了這樣的一個將領,大明在末期的名聲,同樣也會受到一定牽連。 【祖大壽在被皇太極放走前,給皇太極定下的計劃是這樣的:十一月初一當晚,他趕赴錦州,徒步入城,然後對城中人說,昨夜他是突圍逃出來的。隨後,再由他去說服錦州軍民——這些人原本就歸屬於祖大壽統轄——同他一道歸順後金。 而在錦州城內的巡撫丘禾嘉若是贊同此事,則可以保住丘禾嘉的性命,否則祖大壽就將其除掉。 為了讓皇太極能夠隨時掌握祖大壽的行動進度,祖大壽表示,如果第二天,也就是初二,他順利入城,就會在錦州城內發出炮聲示意;如果第三或第四天,也就是初三初四,他成功奪取了錦州城的控制權,那麼他同樣會在錦州城內發出炮聲,提示後金,此時皇太極就可以帶兵前去接手錦州城了。】 【第二天,十一月初二,後金先是清點了一番大淩河城內的剩餘人數:一萬一千六百八十二人,三十二匹馬。而當初修築大淩河城時,伕役百姓商賈加上士兵,共有三萬餘人。】 【隨後,皇太極在軍營中聽到了從錦州城內傳來的一聲炮聲,但隨後卻再也沒有響起。】 【這顯然與祖大壽先前商議決定的計劃不符。】 【十一月初四,在沒有按照計劃行動的兩天後,祖大壽派人來到了大淩河城,表示他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之前走的時候帶的人太少了,面對錦州城如今的眾多兵力,他完全無法實現原本奪取錦州城控制權的計劃;因此,他特地派人來稟告皇太極一聲,讓他不要著急。同時,他表示,那些歸降和戰死的將領的家屬,他已經悄悄派人贍養,不用擔心; 最後,他則對皇太極再次表示,“後會有期”,暗示遲早他會奪取到錦州城,屆時再會;同時,表示,如果皇太極有什麼指示,那也不要有太多的顧慮,直接派人告訴他就行。】 【過了幾天,十一月初九,祖大壽再次派人來向皇太極送信,信中表示相約之事,難以實現,並重申了所帶心腹之人太少、錦州中由各處調集的兵力太多,且巡撫丘禾嘉對他頗有疑心等理由。 所以祖大壽認為,此時不應輕舉妄動。“我子侄等,尤望皇上垂盼”;而至於計劃,則要蹭到翻過年後再說了,他不會忘記這一計劃的,但是必須等等,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再說。】 【對於祖大壽這幾番表態,皇太極並沒有再度生出更多的懷疑——除去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對他可能逃回明朝的擔憂外,皇太極整體上還是對祖大壽持信任態度的。】 【因此,皇太極表示,“……你也不用顧慮,我會安置好大淩河城中投降的這些官員百姓,讓他們能夠在後金中安然生活,不會讓他們受罪。關於我們的計劃,你只要看情況進行就行,我相信將軍你,必然能夠找到好的機會。而你放在我這邊的子侄們,你也不用擔心,我怎麼可能會虧待他們?必然會好好培養,讓他們如以往一般生活的。”】 【在皇太極此次回信之後,雙方就未曾再有過直接溝通。】 【在此期間,後金之中,雖然對祖大壽並不完全信任,始終抱有一份懷疑,但是卻也還是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