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懽帖睦爾的大展宏圖,屬於是展開了一半,然後就飛快結束了。】 【他的大展宏圖,就是在至正這個年號初期。至正這個年號,作為妥懽帖睦爾為自己親政而精心挑選出的年號,一直使用到了元朝滅亡後的兩年,也就是至正三十年。】 【而關於大展宏圖的至正初期,大致也就是從至正元年到至正九年,共九年的時間。再往長裡算一算的話,最多也不過是到至正十餘年,不超過十五年。】 【而妥懽帖睦爾的大展宏圖,可以被稱作是“至正新政”,同時,還可以被稱為“脫脫更化”。沒錯,妥懽帖睦爾的宏圖展望,和與他一同扳倒伯顏的脫脫緊密相連。】 金朝,天會年間。 完顏晟對於元朝的國運、國祚頓生無語,覺得難以評價:“所以,這個蒙古元朝,整體算下來,就是開頭和結尾兩個皇帝在位時間極長,然後中間的一群都不停地死了又死?” 雖然死了又死這話有點刻薄,但是完顏晟覺得自己的形容非常之精準。中間的那些個皇帝,甚至包括元世祖忽必烈之後的鐵穆耳,也能算進這一行列中去——雖然鐵穆耳總共在位差不多十三四年,算不上是在位太短的皇帝,更是要比元朝中間的那一溜在位時間長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和開頭的元世祖忽必烈、末尾的元惠宗妥懽帖睦爾比起來,還是相當之短。 那麼,這麼算下來,這些個元朝皇帝,可不就是把時間全給了開頭和結尾,而中間唯一的任務就是換皇帝麼! 完顏晟對於這種獨特的情況也算是見得很少,他覺得自己實在解釋不了元朝的這國祚走向……難道,元朝的國運有什麼問題?孛兒只斤家裡,出了什麼岔子? 不過,這個脫脫,是神蹟前面那些語錄彩蛋中的那個“脫脫”嗎? 元朝,至元年間。 金朝的皇帝們想著的事情,忽必烈當然也在思考。 自從知道大元的皇帝換得如此之頻繁的時候,他就覺得百思不得其解——不說像是朕一樣活得長長久久,就是正常情況下的皇帝壽命,也不當如此啊! 在看到每一次皇位更迭的情況前,他還在想,莫非是大元傳承自蒙古的風俗,讓皇室近枝等人直接搶奪皇位,才導致這幾任皇帝在位時間短暫,頻繁更替嗎? 但看到了這些個更替情況後,才發現,好像不能這麼算。中間的這些個皇帝,大多都是病逝,僅有極個別的是被人刺殺,一個碩德八剌,一個和世?。剩餘的皇帝們,病逝、駕崩,總不能都是被人陰謀謀害了吧? 如果當真是都是被人陰謀謀害,那其中說明的問題也足以震動大元的江山。 但,既然理論上不能都是死於非命,那……同樣不是很能讓忽必烈接受。如果這些皇帝們都並非被害而死,那豈不是說明大元的皇帝們全部存在一些問題?也或者,天命早已不再眷顧、甚至厭棄了大元? ——皇帝們不全是長在京城,其中不乏有鎮守草原、帶兵作戰之人。他們蒙古兒郎向來強壯,壽命怎會如此短暫?就是那漢人的天子,也不乏一些縱使病弱但還能在位十餘年的。 正當腦中一團亂麻的時候,忽必烈聽見了神蹟所說的,關於妥懽帖睦爾的宏圖大業的具體時間。 至正三十年,這個在位時間夠長;但是大力施展、試圖實現宏圖偉業的,不過九年!……勉力擴充套件,也不過不到十五年…… 這個時間,是不是有點短了?忽必烈再次確定了,妥懽帖睦爾沒什麼意義,最大的作用,大約還是他的壽命夠長,能夠坐住皇位,讓大元不至於再次進入頻繁更換期。 親政三十年,然後有心氣有心力去進行改革實施新政的時間,連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沒有……這叫有什麼大志?有什麼追求、野望? 就是年少時的學習,都不止需要十餘年!不論是他們蒙古人,還是漢人、色目人。 忽必烈承認,自己到了後面的時間段,確實對於推行改革漢化的態度有所轉變,但是他這也是事出有因,到底他還是蒙古的大汗,且推行改革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再者,他現如今的年齡也委實不小了——縱使皇帝都不願意面對這個問題,但是忽必烈也必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