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裕舒本人而言,雖然他確實戰鬥意志堅決,並且也知道鶯鶯國艦隊“船堅炮利”,並不是什麼非常弱小的對手。但是,這也不能避免他同樣成為了一個相信鶯鶯國人不擅長陸上作戰,陸上作戰非常無力的人。】 【是的,儘管他沒有有過第一線直面鶯鶯國軍隊的經驗,但這並不妨礙他堅信鶯鶯國人不長於陸戰這個論調。】 【也因此,他在佈置海中洲一線的防禦之時,將所有的防禦精力都放在了平海縣上,而並沒有去管那理應是在鶯鶯國軍隊目標第一位的海中洲的其他地方——他覺得那沒有什麼必要,因為鶯鶯國不擅陸戰。】 【按照他的邏輯,既然鶯鶯國軍隊不擅長陸戰,那麼他們必然會揚長避短,想要從臨近海洋的平海縣南部嘗試登陸,以避免大規模的陸上作戰;】 【至於說,如果鶯鶯國軍隊真的沒有從平海縣南部的海灘登陸,而是從其他地方……那不正好了嗎!其他地方多為陸地山嶺,對於鶯鶯國艦隊而言,屬於是捨近求遠,他們必須面對更多的陸上作戰,這是他們不擅長的,可陸上作戰又正是央洲軍隊所擅長的。】 【這樣一來,豈不是更好。】 【而皇帝在收到顏載岱的奏摺後“恍然大悟”,“發現”鶯鶯國原來是有一定程度的陸上作戰能力的,並因此向沿海各地下發的詔令,此時還在傳達的路上,在鶯鶯國艦隊抵達之前,詔令還沒有來得及傳達到位。】 【當然,如果說鶯鶯國艦隊“船堅炮利”,有沒有可能能夠直接攻破平海縣的土城牆這個問題——就更是一個認知上的問題了。】 【雖然此時央洲上上下下的官員們都有了一個鶯鶯國船隻和火炮比較佔優的認知,但是,這也只是一個表面的認知罷了。】 【對於鶯鶯國的船隻到底優秀到了什麼程度,火炮又超過了央洲多少,這兩者到底能夠發揮出多大的威力……他們也都並不清楚。】 【——當然那,央洲也不是完全沒有人連一星半點都不清楚的。那不是還有曾經和鶯鶯國艦隊直面作戰的大臣嗎。但是,他們雖然確實知道的更多、更加明確,可他們也並沒有直言上奏,告訴其他官員以及皇帝。】 【畢竟,這些曾經與鶯鶯國艦隊直面的大臣們,大多都有著自己揹負的任務,以及朝堂上面對的情況,為了保證自身乃至家族的官途和性命,有些話他們壓根不可能那麼直白地說出來;特別是如簡軒等人,還在忙著掩蓋自己戰敗、私自簽訂約定的事情,又怎麼可能將鶯鶯國有多麼船堅炮利的事情據實以告呢?】 【也因此,在整個朝堂之上,只要是沒有親自去過與鶯鶯國艦隊作戰的一線的大臣們——這樣的大臣還屬於朝堂上的絕大多數,不論他們是站在談判議和的立場,還是如裕舒這樣堅決不談判、一定要戰鬥到最後的立場,他們都對於鶯鶯國艦隊的實際作戰能力並沒有什麼清楚的認知以及判斷。】 【儘管在二山門確實戰敗了,海中洲也曾經被鶯鶯國艦隊佔領,雖然有了這兩個已經被披露出來的戰敗事實,但是大多數人對此還是模糊不清的。】 【而裕舒本人,也並不能就這麼脫離出他所處的大環境,因此,他也是其中一員,並且還認為這一道土城牆放在這裡,就足以讓鶯鶯國艦隊的火炮不能攻擊到後方。】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非常能夠明白神蹟所說的這些情況,他對此也有切身體會。但也正因如此,他同樣對央洲此時的情況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就像之前他知道央洲上上下下居然還覺得鶯鶯國人不能陸上作戰一樣。 這種無力感,是無能為力的感覺,也是對此無奈且嘆息的感覺。 ——他能怎麼辦?且不說他並非央洲當時的人;就算他是,只要他並非皇帝,他又能改變多少?就算是皇帝本人有所覺悟,又能改變到什麼程度? 這不是要改變央洲的武備軍械落後於鶯鶯國的問題,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困難;也不是提振軍心民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非常簡單;這也不是統一朝堂大臣們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讓他們所有人都支援戰鬥到底這一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