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8章 彩蛋·元語錄2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眉頭緊皺:“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他簡直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或者出現了幻覺。 從海山時候起——這他沒有意見,元朝天災確實不只是妥懽帖睦爾的時候才開始的,但是……一直到明朝建文帝?這怎麼還能有他們大明的事兒?! 難道,這就是他登基初期,京城發生大火,全國各地相繼發生不同程度的旱災、甚至導致莊稼絕收的原因所在? 但是,按照常理而言,元朝發生這麼多嚴重的天災,還持續時間如此之久,與他們的皇帝荒淫無道、殘害百姓是有著直接聯絡的,這也是上蒼給天子的警示;可是到了他大明,建文帝不說,但他朱元璋自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愛民,他自己就是農民出身,自然能夠體會到百姓們的痛苦和艱辛,也願意為他們多考慮考慮,即使不談這些,這大明也是他朱元璋自己的江山,怎麼能夠不去認真對待?勤政,他朱元璋可不像是那些元朝的整天沉浸在宮廷的皇帝,那麼多奏摺,他都要一一過目。誰能說他不勤政? ——所以,這天災到底為什麼會從那早該亡了的元朝,一直持續到他大明? 不過,按照神蹟中那個什麼英和德的說法,這樣的大規模天災,也並非是元朝獨有,而是從那最西邊的地方,一直往東到倭國,這一整片大陸上,所有的國家,都面臨了這樣的頻繁、持續、規模大的天災。 因而,這天災的起因和來歷……到底是什麼呢? 朱元璋記下了這個問題的關鍵點,轉而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 就像是這傅海波和崔瑞德的第二句話一樣,面臨這樣反反覆覆的大規模的災難時,朝廷應當如何去做?究竟怎樣才能應對得當?——朱元璋不覺得元朝朝廷做的有多好,但如果大明也要面臨這樣的遭遇的話,這個問題就是必須想好、處理好、有一個完善的章程才是。 大明此時並非沒有什麼救災處置的章程,朱元璋帶著大臣們已經設立了一些基本的預備措施,包括在各地設定糧倉,用來應對災荒或者其他的緊急情況以賑濟災民的,是預備倉。糧食是最關鍵的一部分,只要能夠在合適的時候讓百姓們獲得適當的糧食,就能夠安撫下來許多人。 但是,該如何保證這些糧食能夠投入到災民手中?——除了倉儲被當地或者上面的官員貪腐掉,還有可能是當地的官員並不及時上報災情,真有什麼問題,也一定要等到不能再等、遮掩不住的時候才上報朝廷…… 眼瞅著朱元璋陷入了思考,在場的重臣們頗有種如芒在背之感。 唐朝,貞觀年間。 作為同樣天災多發時期的君臣,李世民和貞觀大臣們也對這段內容十分在意。 看著伴隨著彩蛋語錄而出現的地圖示例,李世民心生憐憫和嘆息:“這樣廣大的範圍,又是這樣高的頻率……確實是這張養浩的兩句話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興亡,支撐起根基的,背上各種負擔而又抗風險能力最差的,都是百姓。大唐末年……若非是當時各地百姓也都已經無法忍耐,那黃巢也不能聚集起那樣大的聲勢來。 水災,旱災,饑荒,瘟疫……放到元朝的具體上,還因此引發了黃河決口——雖然很懷疑這是否也和元朝在修築黃河堤壩時的可能存在的偷工減料有關,但是,到底黃河是決口了。 而在黃河決口之後,已經面臨上述種種災禍的百姓,還有一部分要被調集前去修築河堤。這樣一來,他們面臨的又會是什麼情況? 雖然河流決口後,修築河堤是一個必然且必須的事情,這是一個救災不可或缺的環節……但是,李世民也陷入了思考,在百姓們已經疲敝無比的情況下,如何才能讓修築河堤這樣一個正常的救災環節,不變成一個新的引燃天下的事件? 長孫無忌有些微妙,又有些隱晦地道:“元朝的這一長期天災,範圍可是包含了這廣大的所有土地……而時間上,甚至連明朝初期都包含在內。” 這說明什麼?這彷彿是在說明,天災,非天子……之過也。 這個思路,可以說是大逆不道了——自這一理論在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