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大的啟發。

他和金東光探討《雪國》的寫作方式,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非常想和《雪國》的作者進行交流,但又沒有作者的聯絡方式,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寫了一封長信,寄給了出版《雪國》的出版社。

一家叫做永珍書局的出版社,並請書局轉交給作者本人。

與此同時,川端康城還在《文藝春秋》上發表了對於《雪國》的文學評論,極力的讚譽這篇小說,並稱這是日本最為純美的文字。

《文藝春秋》這本雜誌是在1923年1月由菊池款創辦。

起因是菊池款厭煩為適應出版商和編輯的喜好而寫作,聲稱“我要寫我自己的話”,於是聚集了二十多個同人,創辦了《文藝春秋》雜誌,標榜“純文學”。

川端康城是《文藝春秋》的編輯。

這本雜誌後來還設立了芥川獎和直木獎,在日本文壇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雪國》也因為《文藝春秋》的大力推薦而獲得了日本文壇的關注。

在上海,林子軒接到了平禁亞轉來的信件,信件已經被翻譯成了中文,他看了看寫信的人和信中的內容,不由得搖頭苦笑。

所謂知己,不過是川端康城的另一個自己。(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國製造的超級英雄們

1923年10月8日,上海十六鋪碼頭。

一艘從日本而來的客輪駛進了碼頭,從裡面走出來的是傷痕累累的華工,這些人是在日本大地震期間倖免於難的中國人。

這些華工走上碼頭,忍不住痛哭流涕,讓碼頭上歡迎他們的溫州同鄉愕然不已。

於是,日本在大地震期間藉機殘害華工的訊息就此公諸於眾,輿論一片譁然。

想想當時上海各界踴躍為日本募捐的情形,想想當時新聞媒體煽情的報道,這一巴掌狠狠的打在了中國人的臉上。

10月18日,中國駐日代辦張遠節來到上海,還帶來了一個日本謝賑團,答謝中國對於日本的捐助。

上海記者就華工被害一事質問日本代表,張遠節還為日本開脫,日本代表則矢口否認。

答謝會上的交鋒見報後,新聞媒體大受刺激,抗震援日的熱潮一變而為抗議日本屠殺華工,紛紛指責日本仁義道德淪亡殆盡。

日本對此先是死不承認,隨即承認這只是誤殺:地震時韓人暴動,群情憤激,誤傷華人。

而且,日本政府對國內新聞實施封鎖,不准許報紙報道此類訊息。

在上海,不少人回想起當初林子軒的反常舉動,不由得猜測難道林子軒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出現,才做出那種突兀的舉動。

林子軒身邊的人問過這個問題,但他卻沒有回答。

對於日本,還有什麼好說的。就算是發生了這種事,還有不少中國官員為日本開脫。認為這只是誤會,中國和日本是友好鄰邦。不要因此影響邦交。

對於這樣的國家,他實在是無話可說。

這時候,賽珍珠把翻譯好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寄給了林子軒。

林子軒看了看,賽珍珠的翻譯基本上符合原意,或許因為是女性,用詞較為典雅,稍微削弱了這部小說的嘲諷精神。

她筆下的主人公雖然仍舊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卻多了一些讓人傷感的東西。

翻譯很多時候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絕不是照葫蘆畫瓢。那不是一位好的翻譯家,只要能夠準確的表達原著的精神,適當的語句調整是允許存在的。

而且,翻譯的作品往往會帶上翻譯家的痕跡,有翻譯家自己的東西融入進去。

林子軒對此並不排斥,他並非一定要還原原著,那沒有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