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

然而,不久之後,天保坐船出了事,淹死了。

碼頭的船總順順因為兒子天保的死對老船伕變得冷淡,不願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

老船伕只好鬱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說起什麼。

夜裡下了大雨,夾雜著嚇人的雷聲。

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沖走,屋後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去找爺爺卻發現爺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

在安葬了爺爺後,翠翠接過爺爺的營生,繼續載人過河,同時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小說細緻入微的描述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用詩意的語言展示出湘西邊陲特有的清新秀麗的自然風光。

以及生活在那裡的一群土生土生的“鄉下人”。

正是這群鄉下人,純樸善良,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

爺爺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

小說寫了湘西自然風光的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心靈的明淨。

鄭震鐸覺得這篇小說很可能給新文學開闢一個新的寫作方向。

在新文學的型別中,鄉土小說的興起是從魯訊開始的。

所謂鄉土小說,是指依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的生活,帶有濃厚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說。

在新文學剛開始的時候,文學創作有明顯歐化的趨勢。

因為當時提倡新文學的作家大多都有留學背景,時常翻譯國外的著作,他們很自然的借鑑了西方小說的敘事方法。

於是,就有人呼籲文學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學應有“從土裡滋長出來的個性”,號召作家“須得跳到地面上來,把土氣息、泥滋味透過了他的脈搏,表現在文字上”。

這其實就是要民族化。

魯訊的鄉土小說很有時代特色,他透過對故鄉環境和人物的描寫,以批判的眼光審視故鄉風習,對愚昧、落後進行尖銳的諷刺與批判。

他懷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複雜情緒描繪生活與苦難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鄉人,同情與批判,諷刺與哀憐相互交織,形成鄉土小說喜劇與悲劇相交融的美學風格。

以後的新文學作家大多在模仿魯訊的寫法,對於故鄉以批判為主,兼帶著一絲鄉愁。

但《邊城》不一樣,這部小說中沒有批判,只有謳歌和讚美。

翠翠是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的小女孩,她來到人間,便是愛的天使與愛的精靈。

她和爺爺相依為命,對於愛情忠貞不渝,最後,她像爺爺那樣守住擺渡的崗位,苦戀並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爺爺保有著中國傳統的美德,他對孫女翠翠有著無限的親情。

天保個性豪爽、慷慨。儺送孤獨地追求著愛情,最後孤獨地出走,不知飄泊到什麼地方。

這些人物都有著中國傳統的美德,和魯訊筆下那些愚昧的鄉民截然不同。

魯訊是以啟蒙者的角度來看待故鄉的民眾,自然覺得他們和新時代格格不入,於是有了《阿q正傳》和《故鄉》等小說。

他看到的是麻木和愚昧。

《邊城》則是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角,深入到那群鄉下人之中,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

就以《故鄉》為例,小說寫了一個叫做閏土的人。

作者對小時候那個在西瓜地月光下捉猹的活潑少年,和後來叫老爺、為生活所迫憔悴、充滿奴性的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