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兩個小時播放音樂,晚上一個小時讀報或者講故事。
按照這種節目方式,完全是非營利的廣播電臺。
林子軒也有盈利的方案,不過不願意現在拿出來,等到把奧斯邦趕出去之後,就可以把播放音樂換成電臺點歌節目。
可以為親人點歌送祝福,無論是過生日,還是離別送行,或者生病祈福,只要一塊錢就可以在電臺中播出。
這個節目絕對符合那些洋場闊少們的口味,這麼高階大氣上檔次的表白手段,花費又那麼底,想來會成為一種時尚。
而且,還可以加入廣告。
這需要等到收音機普及之後才會有廣告商上門,沒關係,他可以每天用二十分鐘的時間來宣傳明星電影公司的新電影。
1922年11月13日,林子軒參加了上海大學內部教師的聚餐會。
1922年春,牧師王禮堂以提倡新文化為號召,在上海閘北青島路青雲坊創辦東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然而,校長王禮堂貪財缺德,辦學完全為了中飽私囊,致使教職員的薪金髮不出,學生的伙食無法供應,因而爆發了一場“倒王風潮”。
王禮堂灰溜溜地離開學校後,學生們為了繼續求學,要求改造學校。
1922年10月23日,在孫仲山和陳獨繡的提議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改組成為上海大學,邀請於右仁出任校長。
校舍為老式石庫門2層樓房10餘間。
蔡元賠、汪精為、章泰炎、張靜姜等人擔任校董,邵力字為副校長,鄧仲夏任總務長,瞿秋百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
第一批學生只有一百多人,林子軒被聘為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客座教授。
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經有這樣一所大學
所謂聚餐會,就是提供一個教師們認識交流的平臺,地點是學校的大禮堂。
上海大學的校舍在一條弄堂內,條件非常簡陋。
校舍只是一座老式石庫門樓房,兩層樓共十餘間房子,學校把樓上並排兩間房子的隔牆拆掉改為大禮堂,也算是大課堂,其它客廳、廂房都是教室。
來參加聚餐會的人員中,有一半是像林子軒一樣的社會名流,是被聘請的客座教授,另一半才是學校的教職員工,這些教職員工同樣赫赫有名。
比如,中國管理科學先驅楊性佛,南社著名詩人葉初傖,日內瓦大學理學博士張乃雁,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何時楨等等。
其實,看看上海大學的校董就知道,無論是蔡元賠還是章泰炎都是教育界頂尖的人物,其他人也是這個時代的翹楚。
更別說還有孫仲山和陳獨繡在後面支撐著。
雖然這些人並沒有出面,但卻有著強大的號召力,上海的社會名流怎麼會拒絕這份聘請,這就導致這樣一所只有一百多名學生的大學,光是有名望的教授就有幾十位。
這樣強大的師資力量,可以說是全國獨一家了。
林子軒同樣無法拒絕這份聘請,來不來講課是次要的,主要是把這所學校的名氣撐起來,因為這是兩個黨派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事實上,後來就流傳著這樣的俗語:“武有黃埔,文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
可見這所大學日後的影響力。
此時的上海大學只有兩個科系,一個是文學系,一個是美術系。
文學系分為中國文學系和英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系主任叫做張軍謀,英國文學系主任叫做何時楨。
在上海,還沒有新文學的根據地,不像在北平,有北京大學作為新文學的中心。
上海大學文學系提倡新文學,林子軒身為新文學的代表人物,自然要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