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必要了。他的職位也決定了他有這個底氣,可以在這裡進行這樣的經營。
而他決定在這裡弄個後備基地,還有另一層考量,因為廣州同樣是大唐遠洋貿易的起點,也就是說他從這裡出發,還能退到更加廣袤的海洋中去,去到其他的國家去繼續自己的生活。真的有大唐都容不下他們的那一天,他依然有地方可去。
本就有些缺乏安全感的他,又有了被調來廣州,這種未來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的任命,他對未來的憂慮,就又更多了幾分。
另外還有一層考量,其實還在於他的站隊問題,他現在已經被所有人,自發的劃歸到了太子一黨。李承乾真個上位了還好說,他的地位肯定跟著水漲船高,一家人都能跟著受益匪淺。
可皇權鬥爭這回事,向來都是格外殘酷的,也是血淋淋的,石磊又不能確定說,李承乾百分百能成為大唐的下一代帝王。
萬一失敗了,李承乾有李世民那個護短的老子庇佑著,頂多也就是跑到南邊來做個富貴閒人,可他這種跟著李承乾混的傢伙,就免不了被倒過頭去清算了,抄家滅族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為了家人們的安全考慮,石磊這安排退路的計劃,也要打算的長遠一些,考慮的全面一些,在大唐混不下去的可能,同樣要包含在內。
當然出於同樣的考量,專屬於自家的遠洋商船,甚至是船隊,都要逐步被建立起來,這樣真的有個萬一,石磊才能帶著家人們遠遁海外啊。
近海的這些國家就不用考慮了,差不多都是大唐的附屬國,只要大唐朝廷這邊說句話,當地的政權,還不得屁顛屁顛的把石磊他們給送回來,那還跑個毛,這種無意義的掙扎,石磊要來幹嘛。
而且有了商船的存在,石家的貿易就能做到更大的規模,也能攫取更多的利益了,因為中間過手的人少了,被扒皮的環節也少了,自然就有更多的利潤,落到了自家的口袋裡。
石磊還知道周圍其實是有很多的大進項可以搞的,有些地方原住民都還像是野人一樣,坐擁寶山而不自知。
石磊不介意讓他們感受下來自大唐的先進文明,讓他們體會下大唐那些產品的精美,只是需要讓他們付出一點點,當地特別不值錢的土特產而已,石磊想想都覺得自己純潔的如同聖人一般。
不過這一切都有個前提啊,自家都有錢去建造這些動輒花費巨大的遠洋商船才行,還得找到足夠多值得信任的水手,才能吃上這口跟白撿一樣的大肥肉。
對人力物力的要求都非一般的高,需要投入前期準備的資金,更是天文數字,因為石磊想要的船和人手,都得是最好的,這可不僅是關係到自家的商路的,甚至還有可能關係到自家的身家性命,在這樣的事情上,石磊肯定是不會有絲毫將就的。
可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之下,再加上修建莊園堡壘的計劃,兩個專案要是一同上馬的話,以石家產業的體量,還有這個盈利能力,都很是有點招架不住啊。
所以真正開始這個看上去美好無比的計劃之前,石磊就不得不多開闢些財源才成。而廣州這邊自己絕對是近水樓臺,怎麼也得先得月才成吧。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自家商隊都要來廣州城走上一圈了。
長安那邊的回覆很快就來到了,這就是有飛鴿傳書系統的好處啊,雖然能傳遞的資訊不夠詳盡,但確實是幫了大忙了。
家裡已經在抽調商隊之中的精兵強將,和幾位選定的大掌櫃一同做著準備,到時候一定帶著自家最為頂尖的那些商品,強勢登陸廣州這邊,如果能一舉開啟對外貿易的商路,就更好也沒有了。
而且等到他們來到的時候,石磊這邊的局面,也應該已經穩定下來了,真正鋪開攤子以後,就足以支撐自家產業的順利進駐了。
同時送來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