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開的。最初,一些經驗豐富的新聞工作者被組織到一起,為籌備新中國第一張英文報紙開始工作。這一訊息很快被傳到了外界,並立即得到了來自國內外媒體的積極響應和支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英國的湯姆森基金會的幫助。作為一家從事國際報業發展的非政府組織,湯姆森基金會派專家對那些新被《中國日報》僱用、懂得英文但不懂新聞的年輕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種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卻培養出了報社的首批新聞專業人才。他們中的大多數後來都成為了《中國日報》採編隊伍中的骨幹。

在外國專家的幫助下,經過幾十名工作人員幾個月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中國日報》終於在1981年6月1日正式出版。它是改革開放初期國際合作的成功典範。它的誕生是為了使中國更好地對外宣傳國家改革的成就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從正式出版的第一天起,《中國日報》就已成為國內平面媒體改革開放的先鋒,特別是在刊登商業廣告領域,它打破了多年來桎梏官方出版物的枷鎖。經中央特許,這家英文報紙可以用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商業廣告。那時,《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報紙是不允許這樣做的。

當時,《中國日報》上刊登的大幅新聞圖片也為國內同行們樹立了榜樣,後來廣泛被國內平面媒體效仿,活躍了國內報紙版面,令人耳目一新。

正如人民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的一位教授所說,新聞媒體的存在和新聞媒體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傳遞百姓的聲音和滿足百姓對新聞的需求。他們的使命是為廣大民眾說話。

內容是王

由於人手不足、資訊渠道有限,《中國日報》在最初試版時期只有4個版面。儘管如此,報社小而精幹的採編隊伍及時把握住改革開放帶來的大好時機,努力在有限的版面上編寫內容豐富多彩的文章,較好地報道了國家在改革開放程序中的成就和發展。

他們的努力工作很快得到了回報。《中國日報》出版後不久便成為被國內其他新聞媒體及一些國外媒體轉載最多的報紙。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日報》曾刊發了鄧小平關於廢除黨的領導幹部終身制的決定。那天,《中國日報》與黨的刊物《紅旗雜誌》分別刊出關於這一內容的文章,這在國際新聞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同時,這次成功的報道也鼓舞了《中國日報》年輕的採編隊伍計程車氣。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日報》——與改革同脈相連(2)

年輕的《中國日報》還努力透過撰寫文章揭露問題來幫助推進改革開放,促進招商引資。

1982年年末,一位《中國日報》的記者聽說有一名外國商人抱怨,說他在北京打電話給住在另外一家酒店的朋友所用的時間比他叫計程車到那家酒店所用的時間還要長。這位記者立即就這一問題採訪了北京電信局的有關領導,並在第二天的《中國日報》上刊登了他的專訪文章。此報道一經發出,立即引起了商界和國家有關部門的注意和重視。不久,政府便立項改進了北京的電話裝置和服務系統。

自誕生之日起,《中國日報》的每一個進步都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緊密相連。《中國日報》的發展路途並不平坦,也經歷了起伏和波折。時光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日報》終於迎來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的良機。作為亞運會總體建設佈局的一部分,《中國日報》社在亞運村附近建了自己的新辦公樓,並於1990年搬出人民日報社大院,搬入了自己的新辦公大樓。《中國日報》在1981年僅是一張8個版的報紙,1995年擴為12版,2004年擴為16版。90年代初,它開始擴招年輕人充實到它的採編隊伍中,併為進一步的發展增加了商業特刊。

進入90年代後,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