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由華夏集團發起,提供相應的機器和技術支援,再有新軍的定點採購,基本是穩賺不賠,所以本地的商人參與熱情都很高。
廣播裡說,這些產業面向所有的投資者開放,公開募股,譬如廣州服裝廠總計股本五萬兩白銀計五萬股,其中華夏集團以新式製衣裝置和部分投資佔有四成股份兩萬股,其餘六成中一萬股對外招商,向洋人發售,兩萬股面向廣東商人公開發售,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股,首次發售,一人最多可購入五千股,最少一股。
廣播還現場採訪了幾位廣州城有名的商人,他們都去參觀了生產被服的機器,應邀在廣播中講述參觀後的體會,據他們說,這種機器能夠將手工縫製衣物的速度提高數倍、十數倍,一個人一天縫製十幾套衣服完全不在話下。
這個訊息讓大家覺得很神奇,機器居然可以用來做衣服,商人們都很興奮,效率就意味著利潤,加上有軍需採購作為基礎,這個被服廠定然穩賺不賠,都想著要趕緊去衙門登記,多購入一些工廠的股份。
也有人聽了很憂心,主要是街上的裁縫店,那些走街串巷的裁縫,還有依靠裁縫店生意的縫衣工,他們擔心會讓被服廠搶走生意。
很快地,廣播又說華夏公司將在廣州銷售新式的縫衣機器,每個人都可以購買,裁縫們更加人心惶惶,他們知道有了這個縫紉機,製衣的速度提高了,穿衣的人卻沒有增加,他們的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起碼是競爭激烈了。
正是因為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為了不落後於人,裁縫們也想著縫紉機推出的時候,一定要去買一臺,不然就更搶不到生意了。
接著,華夏公司又透過廣播宣稱,將籌建生產縫紉機的工廠,預計總股本為二十萬兩白銀,同樣是公開募股。
第六集 中國攻略
第243章 … 廣播攻勢
每天的廣播帶來大量的資訊,這是廣州城之前從未有過的,從前,街頭巷尾談論的多是些小道訊息,如今是欽差大人的官衙,權威的廣播電臺公開發布,無疑會讓人信服很多。
更何況,經歷過第一次廣播的人都知道,這東西可是和天雷有關,是上天賜予的“神器”,是不能隨便懷疑的。
除了大量的工商資訊讓商人們心動以外,廣播還會發布一些招工募兵的通知,其中有本地工廠、礦場、築路的,也有往臺灣、瓊州、南洋墾殖的,本地人倒不願意背井離鄉,倒也有些沒有牽掛的貧民願意前往。
華夏新軍的身影出現在廣州街頭已經有些日子,那土黃色的軍裝雖然不怎麼顯眼,卻筆直挺拔,很有些青春的朝氣,肩上都揹著洋槍,很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廣州城的市民剛從戰爭中解脫出來,也知道洋人雖然撤走了,指不定啥時候還要回來,又聽說長毛打進廣東了,正在西邊北面鬧騰,葉大人收編地方的團練,擴軍增兵也是正常。
只不過廣播裡徵兵的時候,卻沒有提打洋人和長毛,而是很高調地宣傳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國,是神聖和光榮的,直將軍人說成了天底下最偉大的人。那播音的秀才,說的都是大白話,卻偏偏很能煽動少年的熱情,連續這些天都有很多城裡的年輕人去徵兵處應募。
除了這些實用的資訊,廣播裡還會播報近期的省內外大事,譬如雲南哪裡又有人起兵了,譬如太平軍攻取了粵北某某城市,華夏新軍又挫敗了太平軍的攻勢等等,很有些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味道。
年初的時候,英國人就從次尾港拖了一條水線連線香港。後來又將水線鋪設到廣州,葉楓接手電報房以後,進行了擴大,可以很便捷地得到歐美的訊息。再有選擇地透過廣播播報。這些西洋地事兒也成為市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透過每天的廣播,廣州的人們知道了西洋地許多事情。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