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那個部分都是不完整地。”
王韜很嚴肅地點了點頭:“強學會和少年社已經在廣州成立。並將《萬里長城永不倒》作為會歌、社歌。很是吸引了一部分有識之士和青少年,黃勝也已經前往上海。儘快在那裡建立分部,福州華夏報社那邊暫由徐潤負責,廣州這邊的報紙是黃勝推薦的香港人何福堂在做,這個人的思想比較接近西方,但是受基督教的影響太大,是個牧師。”
“我們現在能用地人不多,事務性的工作可以交給他做,但是在方向上你必須把關,”葉楓道。思想宣傳一直是他比較重視的工作,除了報紙、刊物、書籍和小冊子,葉楓還在福州成立了強國學會和少年強國社,吸收思想上比較先進的有識之士和青少年加入,還開辦專門的形勢學習班,有時間就去講課,希望透過這些措施培養可以放手使用,適合新形勢的骨幹力量。
王韜負責這方面的事情,馮桂芬則負責重新解釋經義,他的《五經新義》已經採用分段連載的方式,透過報刊釋出出去,引起比較大的反響,除了福建、廣東,在發行比較便利地上海、浙江和蘇州,也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次若能順利拿下浙江、蘇州和上海,也該是華夏豎立旗幟的時候了,這樣可以讓人們看到希望,吸引有識之士前來共襄盛舉,”王韜小心地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放在過去就是稱王稱帝,不過以王韜等人接受地思想和葉楓透露出來的意思,是打算建立一個新的共和政體,而且葉楓還想聯合石達開、曾國藩甚至洪秀全等人成立聯合政府,也許是類似美國那樣的聯邦制,不過在王韜看來,這有些一廂情願,即便是現在合作得很好的石達開,也未必能夠接受。
這一次葉楓沒有再搖頭,卻有些憂慮:“現在地關鍵是曾國藩,如果他同意我地構想,中國三年可定,如果湘軍死硬到底,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這段時間,你們要加大宣傳力度,把電影拿到上海去放,片子、放映機和蓄電池能賣多少賣多少,書籍報刊也不用考慮成本,”葉楓希望透過這樣的手段,可以多拉攏些人,儘量減少流血。
“至於華夏地旗幟,可以先宣傳起來,我們的政治口號,一是要求百族共和,天下不是滿族人的,也不是愛新覺羅一家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漢族、苗族、藏族、壯族、蒙族等等,都擁有參政議政的權利,在日常生活中,也擁有平等的地位,滿族人不是我們的主子,漢人也不天生就是滿清貴族的奴才,其他各族人都是一樣,要當官,要做貴族,全憑本事、才華、貢獻和品德,而不是出身。”
葉楓說的是華夏高層早就達成的共識,百族共和這一條針對的就是這個國家佔有主體地位的漢族讀書階層,而且也不像驅除韃虜那般激烈,馮桂芬還對此進行了發揮,相信絕大部分漢族讀書人在這一條面前是無從反駁的,孔聖人也是漢人,為什麼滿人天生就要比漢人高一等,即便是做官,也是滿員為大,漢員為小呢?
雖然有很多人並不在乎低人一等,特別是對那些作為別人奴才的同時,也擁有奴才的人來說,也許會覺得當奴才很好,但總有那麼一個兩個恥臣戎,就算是他們不會馬上站出來,這也會是一根紮在心中的刺。
葉楓的原則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除了百族共和,他還提出保護個人財產,這一條更是赤裸裸引誘那些有錢有地計程車紳:你們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不管官府也好,皇帝也好,都不能侵害你們的財產權、人身權。
在封建社會,地主老財雖然在地方上可能有權有勢,但也得不到這樣的承諾,特別對於基數龐大的小地主、小業主來說,隨時都可能面對官吏豪紳的盤剝,提出這一條,就能得到這部分人的支援。
而對那些更多是剝削人的大地主豪紳來說,固然不用太過擔心別人搶奪自己的財產,但在封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