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做飯的女人多,但大廚卻幾乎都是老爺們,會裁縫的女人多,但比較有名氣的老爺們也佔多數,乍一看好像是在為大男人主義招魂,可仔細想來,還是有門道的。
廚藝再高,卻不屑做給外人品嚐;裁縫得再好,只給心中掛念的人持針引線,她們將這些視為專署領域,特定的人,特定的關係,才有幸去享受,才有資格享受。至於什麼食神、巴黎時裝啥的,男人們打破頭的地方,不屑一顧。
曾經有個同事,從不和我們這幫老光棍擠食堂、下館子;每日午時,套層的大飯盒,公家的微波爐裡一轉,層層的開啟,三兩樣熱氣騰騰,散發誘人香氣的愛常小菜讓眾人垂涎。
吃不上葡萄說葡萄酸,這個心理不分性別。於是某某人小家子氣、懼內之類的流言盪漾。單身嘛,羨慕是有一點,可對這種人或多或少有些鄙視,人家剛泰然自若,一笑而過,從不和我們理論。當時以為就是那種軟性子的人,就更加鄙夷,現在自己成了家,才知道其中的好處,才瞭解人家當初的心態。不和我們理論,那不是怕事,完全是看不起、蔑視、沒必要和白痴講道理的那種姿態。於是……可我現在沒有帶了飯盒去單位顯擺的條件啊!
穎廚藝不錯,二女也很有一套,閒了,心情好了,會親自下廚去做倆小菜端出來讓我品評。老婆做的飯,味道其次,重要的是氣氛,感受家庭獨有的溫馨,拿錢買不來的,再好的廚子都是看錢做飯。才不在乎客人是個什麼東西。我曾經就認識個很有名氣的老廚子,家傳的手藝,快二百年的老字號裡撐門面,一月十來萬的朝家裡摟錢,可老傢伙這輩子從來不在家做飯,回家就喊他婆娘下麵條,端一老碗油潑面,辣子拌得紅紅,蹲在自家門檻上扒拉的油光滿面。逢人就誇自己婆娘廚房裡把勢好。熟人要問為啥不自己動手做,老廚子道:“騙人的把勢。混倆錢花,咋能和我婆娘比,腦子進水才吃我做的。”旁人大怒:“我不腦子進水了,咋地!”
穎今天心情就好,二女幫她解決了大問題,於是,親自下廚做了幾個小菜彌補我午飯沒吃好的損失。這年代,水產稀少,尤其是關中,貴族宴席裡都極少使用海產乾貨,但反季節栽培技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冬季蔬菜有,但價錢嘛,我只吃,不問。
這個年代比較注重農業發展,對傳統的反季節栽培技術進行了改進革新。並設立了專門的負責機構“溫湯監”來主持發展該項業務。基地設在溫泉資源廣泛的驪山以及類似與王家山莊的那些四季如春的山坳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利用特殊地理氣候或溫泉水來灌溉蔬菜瓜果,使其“先時而熟”,有詩曰:“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就是當時的典範。穎初時就想學人家”溫湯監“在自家山莊開發種植點蔬菜,可官方里的人才不好挖,人家端的鐵飯碗,才不願意到地主家當菜農,拿錢再多卻掉了身份,也就只好草草收場。入了冬,家裡小灶上吃的蔬菜全是穎託了那個富貴姐妹買回來的特供。大冬天,來個客人啥的,擺幾小碟綠菜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韭菜炒過了,下次注意。”我悠然的抿了口酒,又夾了條耳絲放嘴裡,脆爽。“嗯,這個好,幸虧我年上把豬頭和下水搶回來。來都嚐嚐。看起來越髒的地方,吃起來越香,肥腸也吃嘛,二女先吃。”
穎對這些個還有點不習慣,二女和我出去的時候偷偷吃過,能起到幫帶作用。穎勉強夾了個小圈圈放到嘴裡,彷彿我逼她自盡的表情,艱難地咀嚼了一下下就囫圇吞了,長出一口氣,如釋重負。“味道怪怪的,好吃。二女喜歡就多吃點,”說著就朝二女飯盒裡連續撥了幾筷子,“夫君也多吃點,這個是二女親手調的,”將剩下的半盤直接放我這邊,笑道:“妾身最近油膩沾得我了,就想吃口菜。”
就沒吃出味道,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