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但日後肯定是要配備騎兵的,這樣就可以把騎兵當作坦克使用,在重點部位以點帶面地突破,然後迅速穿**迂迴,大縱深包圍敵軍,使之軍心士氣迅速瓦解崩潰。但這些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步兵的行軍速度一定要快,若是步軍走路太慢,騎兵迂迴完了,你步兵還沒跟過來包圍,那就成了牛欄裡關貓了。

所謂兵貴神速,其實也不是雲錚一個人在意,雲錚也不過就是比別人更加關注這一點而已。事實上,古代對的速度也是很有要求的,譬如戰國時期對魏國武卒的要求:“衣三屬之甲,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就是說在披重甲,全副武裝,自帶三日口糧的情況下,每天不到正午就要行軍百里。當然,戰國時候的尺比眼下大魏朝短三分之一左右。戰國的百里,也就是大魏朝的六十多里。

那麼中國歷史上的農民兵的行軍速度如何呢?我們都知道,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天降大雨,行軍速度不夠,不能如期到達衛戍地。那麼這些臨時在楚地徵發的農民軍的速度究竟是多少?陳勝吳廣七月在大澤鄉起義(今安徽宿州市東南)。佔領陳縣(今河南淮陽縣)不過一個月,部將周文(陳縣人)就打到了驪山附近。從陳縣到驪山直線距離1440華里(自己在1:1800萬的地圖上量的,只做大概參考),如果算三十天月的話,平均每天48華里。而事實上當時不可能走直線(不可能無視中間的崇山峻嶺和河流湖泊,從天上直飛過去。)所以事實上的行軍路線還是曲曲折折的。則實際路程應是這個距離的兩倍左右。這樣,實際速度應是每天百里左右。而這個速度並不是常規行軍,而是攻擊前進。則實際行軍速度可能還要高。我們不知道張楚政權的部隊是否是純騎兵或車兵部隊。但從其為農民軍來看,應當是步兵佔了多數。這個行軍速度並非獨此一例。白起在華陽之戰時,曾率軍8天行軍800裡。平均也是一天百里。秦尺短,換算過來應是現在的每天60…70華里左右。

司馬懿討伐孟達時,孟達認為他盤踞的上庸離開司馬懿屯駐的宛城(今河南南陽)有一千二百里,所以不放在心上。結果司馬懿領兵八天就趕到了。從宛(今河南南陽)到上庸(今湖北竹山縣西南)直線距離約252公里,合500華里。漢尺短,一漢里約合416米。故252公里約合605漢裡。由於道路不可能是直線,加上各種地形因素,實際距離應以兩到三倍來算。孟達說的“去吾一千二百里”正合兩倍,應是實際行軍距離。換算成華里也就是1000華里。以八天行軍1000華里,每天平均行軍125華里。當然,書裡說司馬懿是“倍道兼行”。即使如此,則不“倍道”的速度是這個速度的一半,也有62…63華里一天。

而純騎兵部隊的速度更快。霍去病出徵匈奴,一路“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王,銳悍者誅,全甲獲醜,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捷首虜八千九百六十級,收休屠祭天金人”。六天攻擊前進千里,平均一天167漢裡。漢尺短,相當於現在的每天112華里。

大魏朝計程車兵以步兵為主,但身上的所披的鎧甲重量比戰國、秦漢要高出不少,一般能堅持日行六十里的,就完全可以算做合格。六十里每天的行軍速度,對於飛奪瀘定橋的那支神兵可真是差太遠了,紅四團24小時行軍120公里,也就是240裡。而這240裡的路,蜿蜒起伏在大渡河岸的山嶺峽谷之中,大多一邊是懸崖峭壁的高山,一邊是惡浪翻滾的急流。走在窄窄的,讓人不禁頭暈目弦。更難走的是絕壁上鑿出的棧道和陡峭難攀的石梯。再是山腰終年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