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古人等民族。後面還有大山倚靠,所以形勢錯綜複雜。當然宋朝對這個地區不可能感興趣,也沒有能力感興趣,但是這個馬如龍卻在這個地方一個人生存了三年多時間。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堅忍不撥的毅志,還要有強悍的身體,不然在這地方都有可能隨時被人殺死。特別是因為契丹人的欺壓,党項人岱爾族起兵反抗。遼國也曾派兵鎮壓,但岱爾族仗著大山和對地理的熟悉,遼兵屢次出兵不能成功。這個地區這幾年戰爭不斷。這次行動若沒有這個馬如龍引導,根本沒法完成。

同樣,這兩支隊伍的統領也是石堅指名道姓要求的。他們更不能小視。這不是他們現在有多大本領,而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折家折從阮,雲中大族五代名將,從後晉、後漢以來,獨據府州,經營西北,那時中央政權軟弱,但折從阮勇武過人,少數民族因此不敢進犯陝北,史稱“中國賴之”。然後是折德,折德願兄弟,德是長子勇猛善戰,從阮生前就已經讓他實際負責府州軍事。擔任永安軍節度使,自己則擔任了四州節度使。時人以父子兩代節度使而榮之。有意思的是折德把女兒嫁給在北漢為將的楊業,自己卻是後周的鐵桿,屢次因打北漢為功。其實當時楊業的哥哥楊重勳在麟州也服從北周,說起來,倒是楊業屬於有點兒一根筋,跟著北漢一條道跑到黑。直到劉氏滅亡才歸順北周的後身宋朝。

第三代折御勳,折御卿兄弟,這是和楊家最密切的折家將了。是折太君的哥哥,楊六郎的親舅舅!評書《楊家將》地遼幫大將韓昌,實際沒有和楊六郎怎麼交手,反而是和折氏兄弟有殊死的血戰,特別是老二折御卿。在契丹大將韓德威(評書裡韓昌)糾集各族軍兵自振武犯邊時,折御卿出戰,把契丹打得大敗,各族兵反水,德威僅以身免。第二年,御卿病重。韓乘機來報仇。御卿抱病出戰,《宋史》記載極是感人:御卿力疾出戰。德威聞其至,不敢進。會疾甚。其母(就是楊老令公地岳母)密遣人召歸,御卿曰:世受國恩。邊寇未滅,御卿罪也。今臨敵棄士卒自便,不可,死於軍中乃其分也。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兩全!言訖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三個堂兄弟各有特點,惟信勇猛,很早就戰死戰陣,惟忠多智,治軍鎮定,惟昌則勇謀兼備,在惟信戰死一戰中,他也被射中墜馬,但依然帶傷上馬突圍,此後屢立功勳,真宗召見,賞識其箭術,欲賞賜的時候他說:“我叔叔御卿當年立功,聖上送了三十面大旗給他,上陣十分威風,您能不能也同樣賜給我呢?”時人誇其豪邁。折惟昌之死和御卿很相似,病中遼軍截擊宋軍糧餉,惟昌出兵為援,“力疾領步騎屯寧遠砦,冒風沙而行。時疾已亟,猶與賓佐宴飲,談笑自若焉。明日卒,年三十七。

如果單論宋朝四大武將世家,折將毫無疑問要排在首位。當時楊業冤死,折老太君那麼快將潘美搬倒,並不是什麼八賢王,而某種程度上與折家有著關係。

現在折惟忠正是擔任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檢使,領普州刺史。上次延州城,援兵能夠迅速到達,與他的調兵遣將無不有著莫大的關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援兵沒有起作用,還因為貪生怕死,被朝廷與報紙狠批。但沒有這些援兵的壓迫。元昊可以安心地奸滅延州城的守兵,如果讓元昊佔領了延州城,現在宋與西夏地邊境形勢將會變成兩樣。朱歷也因為此次的功勞升為麟府路副都巡檢使,折惟忠正好是他的頂頭上司。

折繼祖與折繼世都是折惟忠地兒子。當時朱歷看到石堅的安排後,心中也不想讓這兩個人去。這一次行動可是很危險的,並且在很長時間裡朝廷不能嘉獎功勞。就是石堅真能做到將遼國消滅,他們的事蹟也沒有辦法公佈出去。

但是折惟忠看到石堅竟然指名道姓的叫他兩個兒子主使這項任務,他樂得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