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城玄瑞說的,但是,司城玄瑞卻再也沒有問半句,而恭帝,也沒有再說話。
院外月光明亮,而殿中父子兩人的身影,卻顯得矇昧不明。
現在想起來,司城玄瑞恍然還記得當初父皇那悵然的嘆息,可是現在,父皇已經病倒在床,他得到訊息的時候,甚至不能第一時間趕回來。
聽說三人遇刺,司城玄瑞第一時間就想到恭帝可能遭受的危機,只是,一切已經晚了,該動手的怕是已經動手了,他去,也不過是儘儘最後的那份心。
三年前,恭帝打破一個平衡,又建立一個平衡,為的是整個朝局,也為了不損東夏的根基。只是誰也沒料到,再一次打破這平衡的,會是齊王司城豐元。
而司城豐元這一舉動,不但改變了恭帝,改變的太子,也改變了自己,甚至秦王的命運。
也許別人不明白為什麼恭帝會這麼做,立了一個太子,又要扶持一個秦王,對於已經日漸壯大的齊王勢力不管不問,只是熱衷於打壓燕王的勢力。
這樣的行為,實在讓人費解,這不是製造一個亂局了嗎?每個兒子都勢均力敵,誰做了皇帝,以後也不能安枕。
但司城玄瑞卻是知道的。
恭帝這麼做,是讓所有有野心的皇子都浮到明面上來。
對於一個家族來說,有幾個優秀的兒子,是喜事,是好事,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卻未必。因為皇帝的位置只有一個。
身為有才能有本事的皇子,誰不想坐那個位置?
這不是野心,這是人的本性。
一個普通百姓,做夢也不會去想奪下皇位自己去做皇帝的,因為他們知道那是空想,永遠也不可能成功。用現代的話說,科室的科員絕不會去想國家主席那個位置,但是卻對科長的職位虎視眈眈,絞盡腦汁,鬥得你死我活。
因為前者不可達到,人們還是很明智的,對於不可能達到的事,都會很聰明的選擇放棄。
而後者,卻是努力一把能抓在手中的好事,人們又是很有拼搏精神的,既然努力一把能達到,為什麼不努力?
而皇子們,皇位對他們的誘惑,也正是如此。出身一樣,能力一樣,甚至聰明更勝他人,怎麼可能不對那個位置產生想法?
人生愛拼才會贏,成則普天之下我為尊,那樣的巔峰成就,怎麼不讓人搶破頭?
恭帝如果只是一個希望東夏保持現狀的皇帝,他立下太子之後,就會打壓別的皇子,全力助太子坐穩。可是悲劇的是,這個太子資質太平庸,而太子的兄弟們卻太強。
即使他能現在打壓了皇子們的勢力,讓太子登基,那也只是讓東夏暫時平穩,那些隱憂,隨時可能暴發。
因此,太子不是他心中可以繼承大位的人選,而那些兄弟之中,誰才是能笑到最後的那個,才是可能帶著東夏走向強盛繁榮的新皇人選?
在兄弟爭權之中脫穎而出,在勾心鬥角之中嶄露頭角,在爾虞我詐之中出類拔萃,這才是他要的繼承人。與其說他使局勢混亂,不如說他想大浪淘沙。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這一倒下,原本在控制中的事情就變得失去控制,就成了一盤散沙了。
不能不說天意弄人。
第505章 抓住真兇
朝廷大員被刺身亡,京城戒備,九門提督轄下幾乎全員出動,京畿大營調兵相助,京城時幾乎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順天府於捷壓力山大。
他怎麼能不壓力山大呢?順天府負責的就是整個京城的安全工作,打壓兇徒,防患於未然,可是,就在他的轄下,卻發生了這樣的驚天大案。死的,個頂個的都是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級的官。
連太傅,都御史,甚至王爺都被殺手殺了,他怎麼能保證自己的腦袋在查詢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