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再也拿不出多少錢來投入了。”王先生也皺了眉頭。尉遲書坊規模並不大,每月營利也不過幾十兩白銀而已,雖說現在物品便宜,十兩銀子便足夠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一千兩銀子,真的已算天價了。
“印製成冊所需紙線油墨花用雖不算太多,但將書冊運往各處書坊寄賣,這一筆開銷怕少不了。”路費、寄賣費用以及書坊代賣的抽成,處處要用到銀子。要揚名,並非易事。
“棋姑娘,快講你的計劃呀!”眾人有些心急,俱想聽聽這位小姑娘的主意。
“諸位先生,阿棋是這樣想的。”她一笑,慢慢而詳細地娓娓道來。
書印刷要用不同等級的紙張,但都要以上等宣紙為界限,最高等級的絲宜印製二十五冊,製成上品的珍藏本,略低一級的棉宜印刷五百冊,製成普通的珍藏本,再用上品宣紙印刷兩千冊,製成人人購得起的普通集子。說白了,便是用同一雕板,使用不同品級的材料,採用不同的集冊手法,製成價格等級不一的書冊,貧富兼俱,面面俱全。
“好主意!”劉先生先撫掌而笑,讚歎地點一點頭,“如此一來,同樣的刻板,卻會有不同的成冊樣式,版本既統一而又有不同,能招來買者。”
“價格如何定?運去各地書坊的花費又該如何來支付?”“張先生提出難題。
“是啊,書即便印成了,推銷出去也要很大的開銷啊。”趙先生也嘆道。
“咱們書坊恐沒多少現銀了。”
“別爭,讓棋姑娘講完呀。”王先生打斷各位的感嘆。
“價格呢,二十五本咱們用絲宣印製的,我預備去制訂二十五個上好的書匣,給書本以最好的包裝,一本咱們賣它個一百兩銀子!”她語出驚人。
“一百兩?!”眾人驚呼。宋時珍本的價格也不過百兩,一本仿刻書能賣到這般高價嗎?
“各位先生,其實大家也都看到了,當今之購書者雖眾,但那些不惜家財懸購珍本的,有幾個是真正為了收藏?”阿棋淡淡一笑,“那些達官貴人搶購珍本,不過是為了炫耀身價而已!”大明的鬥富,比起漢時石祟等輩,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咱們派人去京城中達官貴人聚集的茶樓歌苑傳傳訊息,到時為爭面子,來咱們書坊一注百金搶書而歸的怕不在少數。”這個小算盤她打了一年了。
“不錯,書本來是買來讀的,但買去用來彰顯身價的人確為數不少。咱們小賺他們一筆也不算失了身份。”既然有樂意捱打的黃蓋,充充周瑜也不錯。
“二十五冊這便是兩千五百兩銀子哪!”制書成本全收回來了,“書精則珍,易買出去!”
“五百本普通珍藏本呢?”齊先生眼睛開始亮了起來。
“這五百本,咱們分成兩批,三百本不賣,其餘兩百本便放在咱們五間書坊中,每本要價白銀五兩。”阿棋算盤撥得很精,搶不到二十五本珍本的,自然會自降一格,或醉心於收藏的也會來湊湊熱鬧,二百本普通珍藏本也容易銷出去。
“三百本不賣,要做何用?”
“諸位忘了?明年便是朝廷大考之年,上京趕考的舉子定會不少,這三百本咱們便留著贈給他們,若受贈者中幸有高中的,對咱們書坊來說,豈不是多了一位朋友?”若尉遲書坊有了官員宣傳,身價自然也水漲船高。
“妙!”趙先生拍案叫絕。
“棋姑娘,這三百本咱們也不能隨便贈出去,咱們可得仔細挑選,贈予有真才實學且珍愛書冊的舉子,才有用處。”王先生見多識廣,隨即補充,“那些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贈也白贈。”
“對,王先生言之有理。”眾人均點頭附合。
“那依先生所見呢?”阿棋甚是虛心。
“每回大考,來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