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2部分

無重力的太空中活動,設計建造防護標準極高的彈藥艙非常穩固,因此即便是平時都是存放有不少彈藥物資的,食品庫內更是定期更換戰備生活物資,零備件倉庫更是隨時滿倉,都是以備不測。

像如今的一級戰備,那就是最高階別的了。

沒有時間再給星際戰艦增添物資,沒有時間去補給更多的武器彈藥和生活物資,第一時間就迅速出動,假如星際戰爭耗時較長,將來再利用大型星際綜合補給艦進行太空補給便是。

因此,一旦需要緊急出動,近入港居住的艦員能夠迅速透過貫通道登艦,而在艦內值班的艦員,則迅速啟動通訊、導航、動力、防護等各大系統。

待艦員登艦完畢,則迅速切斷與港口之間的接駁,接到出港指令便迅速出動,這樣一來就極大的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出動效率。

華夏星際作戰部隊雖然迄今為止沒有經歷過星際大戰,但是訓練水平極高,規定是十五分鐘內出動,他們只花費了不到八分鐘,就完成了戰艦叢集出動。

而且,最先出動的是兩艘所有艦員都沒下艦,輪值在港隨時做好出動準備的星際驅逐艦。

不到十分鐘。

泰山和華山兩艘星際驅逐艦就已經前出了一百多萬公里,它們前出警戒類似於站崗放哨,是為更多戰艦出動創造有利條件,假如敵人已經攻殺過來,那麼它們將拼死攔截,哪怕自爆,也要為主力的出動贏得時間。

星際戰爭,就是這麼殘酷。

不過好在這並不是‘實戰’,也沒有大規模的敵人星際艦隊殺過來,但是他們依然嚴格按照作戰準則加以警戒,更何況如今太陽系內,星際交通絡繹繁忙,他們不能警戒提防敵人,也可以起到疏導交通的作用,讓過往的星際飛船注意避讓,免遭撞上。

而大規模出動的艦隊主力,在兩艘星際戰列艦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跟隨上來了。

這次的實戰作戰命令,是消滅掉銀河系之外,一顆直徑三公里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被設定為對銀河系極具威脅,必須要儘快消滅掉。

作為星際作戰部隊總司令的秦天,只給了他們兩個小時時間。

時間緊迫,頂在最前面的兩艘星際驅逐艦,立刻作為先遣部隊出擊,但並不是直奔目標而去,那是星際作戰中的大忌諱,萬一對方設下了埋伏,豈不是自投羅網?

兩艘星際驅逐艦都是選擇其他地方空間躍遷而去,並且彼此保持了一定間隔,這樣一來,即便有一艘落入了敵人埋伏圈,另一艘也能相對安全。

咻!咻!

兩道絢麗的光暈,在太空中美然綻放。

兩艘龐大的星際驅逐艦倏然消失於廣袤星空之中,而沒過多久,它們便先後出現在了銀河系之外,彼此間隔了大概十五萬公里。

而此次作戰目標的那顆小行星,正以每秒33公里的速度移動。

小行星一般情況下,都是超新星爆發、恆星碰撞、大行星破裂而形成,直徑大小不一,基本組成是氣體、冰塊、岩石等,但飛行速度都不慢,所以毀傷力也很強。

像地球內偶爾就會出現的流星,就是屬於超小型的小行星,受到地球引力而墜入大氣層,與大氣高速摩擦生熱燃燒起來之後,因為高溫而出現了一串離子尾,散發出了耀眼的光亮而被人看見。

大量超小行星墜入地球迸濺碎裂,拉出一道道離子尾的時候,便是巍然壯觀的流星雨了。

不過,大部分的超小行星都會在大氣摩擦中被燒蝕汽化不見,但也有質量較大、含有金屬的,沒有被燒蝕完,轟然墜落在地面上。

小一點兒的也就砸個大坑,成為了隕石隕鐵之類的,而大一點的,衝撞勢能兇猛就會引發自然災害。

就像1908年撞上西伯利亞的